第八单元哈佛经理时间管理
身为总经理切忌为时间所主宰,而应该做一个时间的主宰者。
——(日)辛一
管理者应更多地注意到:如何去管理他们的时间——一种最有价值的资源。如果能够最优化地利用和明智地分配珍贵的时间,将增大他们的能量,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美)卡斯特
对哈佛经理来说,也许世界上只有一项资源的使用是不需要成本的,那就是时间,但也只有时间这项资源是成本最高的资源。如何运用每一分钟,抓住一瞬即逝的时机,奥妙也许就在于是否能够完美使用时间。
——编者
哈佛语录 不要说什么“明天再干吧”,今日事今日毕,明天还有明天的事。
土光敏夫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如果要管理自己的时间,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时间实际上耗用在什么地方。
彼德·F·杜拉克
有一项时间浪费的因素,是管理者自己可以控制并且可以消除的。这项因素是:管理者自己在浪费别人的时间。
彼德·F·杜拉克
第一章 哈佛经理的时间管理
一、时间管理概念
谈到开发时间,必须知道时间理论。理论并非是无法证明的,对理论上不能得到佐证的技术,所获得的成果也非常有限。因此,要了解时间的真面目,除了解析时间真正的内涵以外,还必须对自己如何利用时间即“活用时间”加以摸索,才能确实知道时间的本质。
□ 应用时间的理论根据
什么是时间?
令人吃惊的是,有许多作者未针对这个问题加以思考,就坦然地述说时间。这种虽对时间本质模糊不清,却能写出很多书的现实确实令人敬佩。或许是这些人过于聪明,但管理者仍对时间存有种种疑问。
以树木为例,枝叶生长的根本是根。不了解时间的本质而探讨时间,就好象无根的枝叶末梢,这种议论容易陷入错误的方向。目前,有很多此类的书泛滥于市面上。
为了有效地说明时间管理术,必须针对“什么是时间”,充分加以讨论,缺乏思想与理论根据的时间术,可说是毫无意义的废物罢了。
时间包含在人与事务中。以数学的论点看,即是一种函数关系。
时间的函数性〔f(a,β,……)=K〕
例如:表示圆的数学关系式〔f(x,y)=(x-a)2+(y-b)2-r2〕,双曲线〔xy=s〕。
类似此类函数〔y=f(x)〕,x与y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存在。
同样地,时间和人、事物的密切关系,表现在时间的存在形式和数学函数中。例如,活用时间,即为左右生活充实度的密度函数。此密度函数为时间数学函数内的那一种。
数学函数的特性,其关系式为曲线(函数必为曲线)。相对地,依尝试而言,钟表上表示的时间,一般的印象是直线形象。
但是,在活用时间的范围内,绝不可能是单纯的直线关系。因为,活用时间具有伸缩性、生命性和密度性。这与活的事物(生物)相同,具有流动性、可能性和柔软性的完备曲线。
钟表时间,即表示时间以直线处理。依据这种方式,时间生存的侧面、实际生存的侧面和思考的对象,必然产生脱节的现象。持钟表时间观点的时间论,缺乏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并且干涩无味。
□ 时间的微分与积分
捕捉时间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注意时间微小的部分,即将极小时间的变化、差异、运动、现象加以认识,称之为“时间微分”。“瞬间”是时间微分的象征,也就是无限小的时间内,于零开始到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事物。如:选手瞬间的爆发力,即在瞬间——眼睛几乎看不到的微小时间内发挥出来。两个体育选手一决胜负的关键,常决定于瞬间的爆发力。瞬间,对于时间的性质、特征和运动是最鲜明的表示方法。换句话说,时间的本质,以时间的微分观念最容易把握住。二是让时间充分地延长和堆积,时间的变化、运动和构造被称为“时间积分”。
“积分”的概念,从长时间的尺度加以了解,如“一年”、“时代”、“世纪”,即是积分的时间。
时间经过这个世界时,产生收敛现象、发散现象、循环现象和振动现象。收敛、发散、循环、振动,可思考为时间引起的作用。对这些运动特征加以认识,必须依靠时间积分方法。
时间的微分与积分,最重要的论点,为“河流”及“大海”。河水是从上游流向下游,保持一定的律动。水面上的波光粼粼,水流动的潺潺声,能明确显示时间的微分。
另一方面,海与河流不同,好舍己为人,以本身象征悠久的时间。从惊涛拍岸所产生白色的浪花,眺望海边与水平线连接的那一端,感觉上时间是停止的,让人有种回溯到一百年或三百年前的感触,或者跨越时空到达未来的梦想。
时间的本质,以“流程”而言,是属于意识流程和生命流程、时代流程,每一流程都能以时间的运动加以捕捉。如果要正确地把握住流程的运动及本质,就必须掌握时间的微分和积分规律。
时间的流程,由微分的时间和积分的时间构成。例如:时代的流程,最终是用积分方法来下结论。但是,左右流程的时间及无限小时间,是由微分方法来决定。
管理者的人生,以生存的时间流程加以捕捉。以此方式,管理者对于自己人生的微分与积分,享有共有而实际的存在。简单地说,充实自己现存的瞬间,最后形成充实的一年、十年乃至一生。
□ 时间价值的计算
下面把“时间价值”与钟表时间价值、活的时间价值,做一比较探究。时间价值,是一小时或一日的单位时间所产生的价值。然而,在某时间内所获得的价值总量(生产量、利益额)等,以下列公式表示。
价值量(v)=时间价值(q)×时间(t)
较聪敏的人,对时间价值,以物理学方式表示:
工作效率=力×距离÷时间(某时间内的工作量)
从以上方程式中,可以明显看出时间价值。
这些推论与事实相符。工作及人的一切活动,可从时间观点捕捉。发生的价值v,等于时间价值q乘以时间t,能加以肯定。
被实现的价值,其投入的时间,以钟表时间或活的时间场合计算,会有很大的差别。其中的原因,由上述可以明确的了解分析。
对时间t的观察,由钟表时间和活的时间的差别,t可随之改变,产生距离。
以一日工作八小时为例。如果以钟表时间计算,即为八小时。以生存时间计算,则要考虑时间的伸缩性、厚度及密度等因素。比较的结果,八个小时工作时间会产生膨胀收缩的效果。
这种思考的困难,在于不易以常识衡量。例如:习惯于钟表时间的公司职员,公司一日八小时的工作数,要产生一日十六小时或五十小时的工作数,会有强烈的抵触感觉。
第二种较易接受的思考方式是,价值量v的差别,是由时间价值所产生的。
以刚才提到的情形来说,假设时间t为定值(八小时)。相对地,单位时间价值q,则是保持各种价值的变数。生活于钟表时间的人,其q值是僵硬的,属于安定停滞型。而生活于活的时间的人,实际的深度、延长、厚度一体化,形成时间价值qt值有无限大的可能性。
为何qt值在可能范围内极大化。钟表时间的生活或活的时间的生存生活方式,其选择方法,是根据qt值,由价值v的大小加以左右、决定。
另外,还有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即为“效率”问题。
效率会带给时间t、时间价值q很大的影响。工作效率化,将八小时的工作时数,以五小时完成,则节约了三个小时。如此,效率提高五分之三,也就是百分之六十的工作效率。
以上的说明很容易了解,但也可能产生误解。因为效率的类型有两种,上述只是其中一种。
效率,常以“外部效率”或“钟表效率”称呼。一般广泛通用的效率属于这种。信息化、技术革新、合理化、系统化、标准化,是由人的外部对环境加以改善,使钟表效率提高,同时,也使钟表时间产生的时间价值增大。
此外,有一种效率称之为“内部效率”。是从时间论上,采取不同的角度所采取的观点。反不如钟表效率。
实存效率,并非由人的外部产生,而是由内部发生。生存构造、实存深度、充实度、判断力、集中力,能对时间产生作用,使实存效率提高,同时活的时间的时间价值也随之增大。
时间效率提高,时间价值增大,这是时间开发的重要课题。因此,钟表时间效率化、时间有效活用和时间的管理是相当重要,但如缺乏活的时间的观点与方法论的展示,则开发时间无法获得充分的成功。因此,开发时间如果在钟表时间、活的时间两方面徘徊不前,反不如在活的时间上下功夫为好,而后推展实行。
“时间意识”与人生
1.对时间的探讨
对时间的探讨,必须将以下三点明确化。
第一,时间是由钟表时间和活的时间两者共存而组成的,而后者与人的生存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时间是高度的抽象名词。要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必须具有高度的思考能力。
第三,时间的增长属于高层次的思考与自觉性的思考。
空间和物体,用肉眼能够看见。如咖啡杯、橱柜能根据其形象加以识别。但时间并不能与形象相结合。对时间的认识,不能依靠视觉或表面形象。
用欲求、意志、感情、情念,是无法认识时间的。因而,当管理者面临喜怒哀乐时,常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时间意识,是属于可知性的。管理者必须更细致地分析。
2.时间意识化程序
时间的意识化,通过以下程序施行。
首先,必须将时间加以“分节”。因为时间具有延长、厚度和密度等特性,根据这些性质,把时间区分,使事情成为可能;即依靠这些理论,这种作法,使漫长的时间,处于缓和和扩张的起伏状态。
接着,要把时间加以分区,按照区间分别。区间的重要,是将时间“切断”。例如:管理者使用“时段”是用时间区间的方法把时间分区。
再者,时间的价值,是对时间的意义和价值分析、把握。譬如:依照“顺序”进行,是一种时间的概念,展开的顺序也极有意义。另外,含有特权的空间如舞厅、皇宫、董事长室,时间也存在着特权的价值。如不能对这种时间的意义和价值加以分析、认识,是无法具有较深的时间意识的。
另外,对时间的总合的认识。如在区间(期间)的范围内加以把握,是属于总合认识;在某种情况下,必须对时间的实存性质、意识、价值,做总合的认识。历史认知,是时间总合认识的典型例子。时间意识,需借助于时间积分的考察方式和手续。否则,不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时间的意识化及时间意识,对开发时间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开发时间是从将抽象的时间意义给予意识化开始的。开发时间是以时间价值增大,自我充实为目的,即你对时间意识化做到了某种程度。
事实上,每个人都具有某种程度的时间意识。有许多情况管理者对事情并非十分自觉。所以,没有充分做到时间意识化。有时,对现有的时间意识已感到满足,未能充分实现时间意识化。
这些都将成为开发时间的绊脚石。开发时间的出发点是意识的转换。如果没有不停的时间意识转换,你要开发时间,是无法获得成功的。
时间的知性与感性
管理者对时间认识的能力,相当于对时间的体会,即依存于判断力、分析力、推理力、构想力等理性的思考和感知,而带给人们时间意识。
认识时间的源泉,除了理性以外,还有另一种点——“感性”。
感性的行为,又可称为“感觉”。把时间当作一种捕捉感觉的作用,称为“时间感觉”。
管理者具有一定的时间感觉是毫无疑问的。在进行某些行动时,虽然没有看钟表,但对于时间的早、晚、长、短有实质的感受。关于时间的密度、运动、律动,也存有一定的感觉与体会。
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感觉,感觉可以说是一种能力的表现,因个人而有差异。同一个人的身体内,这种能力于睡眠中会产生很大的标准差。
时间感觉,现象非常明显。在所有的感觉中,时间感觉一直处于负数的状态。例如:“短”、“长”、“时间过了很久了”、“就快了”、“在这期间”,管理者经常保持这种惰性的时间态度,是无法与钟表时间所把握的精确度相提并论的。此外,对于形态、色彩、规程、味道、温度的识别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
一般人认为时间具有惰性的性格。但以管理者的观点,这并非是属于性格,而主要由以下两种原因产生:第一,时间感觉较他人散漫;第二,时间意识不发达。如果不从根本上加以改进,即会一直处在迟钝的时间感觉中。
相反地,为了提高认识时间的能力,对时间的感觉、使时间意识明确化,是相当重要的课题。在睡眠中,锻炼出判断是否处于胡思乱想或清醒的状态,才是有效的方式。
理性与感性,是开发时间的两种牵引力。强烈而明晰的理性,敏锐的感性,能给开发时间的很大的贡献。通常,管理者是以理性为基础,感性能辅助理性、能更完整地认识时间,甚至全面性地取代理性。
时段主义的误区
认识时间的方法之一,是借助于钟表,对时间加以表示,设计“时段”,详见表示时间位置、时间经过。这种对应的形式称为时段主义,即“将时间予以时段化的思想及观念体系”。“时段表现主义”、“时段分割主义”、“计划主义”等都是由“时段主义”变化而产生的时间观念。
由此可知,时段主义的合理性,是毫无疑问的。它使时间意识发达,有着很大的贡献。钟表的发明,给予时间物理量上的衡量标准,保证时间的正确性。让管理者能针对休闲时间、工作时间,合理的计划与管理,使效率得以提高。这些是时段主义的优点。
从反面来看,时段主义将时间完全时段化。关于时间的问题,延伸到管理者的问题,全部予以数量化,最后还原成一张计划表。时段主义是很容易掌握并很实用的方法,但由于它是彻底的还原主义,把“人生与时间”的实际重大问题,以乏味的时间计算术歪曲和矮化。这是时段主义所产生的致命性缺陷及其危害。
在所谓的时间管理论中,这种问题总是重复提到。世上泛滥的时间管理论,即是本质性的时间加以管理的思想论调与观念体系,它立足于时刻主义、计划主义是毫无疑问的。
从时间术来看,时间管理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旧有的时间管理论根本的缺陷及实际存在已完全无法脱离时间的问题,在毫无疑问的情况下从头至尾,将时间问题以时段及计划方式来处理,这就是它的缺点。对于说明管理时间的书籍,几乎完全是这类形式,好比砂子一般,毫无味道,都是由这缺点引起的。
更要强调的是,从时段主义到管理时间而产生的思想及观念体系,会使管理者的生活感到窒息。这是远离自管理者实现的阴谋,属于陷阱。如果要实现自管理者价值,就必须站在自管理者生存的原点上,以免掉入误区。
时间独特性
一般管理者不善于时间管理,恐怕与时间的独特性有关。现将其独特性阐释如下:
(1)供给毫无弹性:时间的供给量是固定不变的。它的供给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增加,但也不会减少。因此,管理者无法针对时间进行开源。
(2)无法蓄积:时间不象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那样被积蓄储藏。不论管理者愿意或不愿意,管理者都被迫按一定的速率消费时间。因此,管理者无法针对时间进行节流。
(3)无法取代:任何一种活动都有赖时间的堆砌。这就是说,时间是任何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源。因此,时间是无法取代的。
(4)无法失而复得:时间不能象遗失物那样失而复得。它一旦丧失,则会永远丧失。例如,延迟半小时开车的司机安慰乘客说:“不用担心!管理者会把丢失的时间抢回来,因为管理者将按原定时间抵达目的地。”虽然开快车可准时抵达目的地,但是司机与乘客却要因此而支付额外的代价——如危险性、油量耗费、汽车折旧的增加等。严格说来,丧失的时间是无法挽回的。
时空的关系
时间和空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管理者不可能将两者分开来加以思考。为了能探索到“活用时间”的奥秘、广度,处理好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1.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影响
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第一就是“影响”的关系。
从未开发过的土地,到形成开发热潮的现象,就是时间影响空间最好的例子,和非洲土地的沙漠化、建筑物的老朽是同样情形。如铁的氧化或自然风化一般,时间会氧化或风化成空间。相反地,空间影响时间是怎样的情形呢?举个例子:
中国东晋诗人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那些为“避秦时乱”的移民,长期稳居后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又如,人在列车之中,一面听着音乐,一面浏览着窗外的景色。突然,窗外出现了奇妙的景色。这个时候,一般人的目光都会渐渐地被景色所吸引,一时忘记了音乐的存在,只注视着景色。这个过程是,在时间(音乐)中,空间(景色)渐渐地侵入,最后竞全面地取代了时间。脑中的思考原本沉浸在音乐或对方的会话之中的时候,周围突然发生意外事件,注意力就会转移到那上面去。这是由于空间的突然侵入,时间的流程被迫中断,不按规律办事的原因。
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关系,在思考中也常出现。思考有时间性和空间性二重属性,两者时常互相影响。理论性地顺序地思考的时候,突然的一个意念、意象的出现,就会产生慢慢的膨胀即空间的侵入影响;另一种情形是,它被某个意象吸引去的时候,不经意的思想理论或文章,会有纷乱的出现即时间的侵入影响。
时间和空间的第二个关系是“规定”和“支配”可以当作同义词。东西一般都有耐用年数,时间是东西的寿命,因此,规定的存在就是支配的存在。
规定他人或支配他人的力量,时间要比空间来的强而有力。但是,空间规定或支配时间的情形也并非没有。例如古代的希腊,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等人才辈出。市民诞生的数目与政治参与热情,都远远超越了当时其他的地区。都市的空间便由此产生,直到今日,这段时间带来了极大且长远的影响。
再如,随着今日的都市化,产生了交通阻塞现象。热闹集中的都市空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交通阻塞,对时间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时间和空间的变换
时间和空间之间,有着魔术般的关系。两者虽然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东西,但是空间变换时间,时间变换空间的例子,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关于空间变换成时间的例子,在托马斯·曼的长篇巨著《魔之山》中,有非常精僻的叙述。由于篇幅很长,所以仅引用某一部分予以说明。
“踏上旅途已有二日,人类还有生活在人类周围的事物,对尚未扎根的青年是更甚的事————是日常生活,即义务、利害、忧虑、目标,用自己的名称称呼的事物的时代已经远去。这些在前往车站时的马车里思考后,也已经远远离去了。”
“通常,只有凭着时间产生的力量,在管理者人类和故乡之间回旋,显示出扩展的空间。即空间也时时刻刻产生心理性的变化。然而,这和时间产生的变化相似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更为强烈。”
“和时间相同,空间也会产生被遗忘的力量。但是空间是将人类从各种关系中解放出来,转移到自由的自然状态的方法。实际上,空间可以使孤独的俗人,瞬间成为流浪者。”
空间变为时间,和时间都有相同的作用。通常没有发觉这点的人,也没办法说明。还有,回顾自己的旅行体验的话,的确如此,不是吗?讨厌的事,过了不久会遗忘。为了忘却讨厌的事而旅行的人也很多。这种场合里,时间和空间就是相互变换的关系。
其次,时间变换为空间的,可举钟表或电影为例。钟表上时间的推移,是钟表上走动的指针来回的运动,是空间性的表现。变换是“印象”,钟表是空间印象变换的装置。电影则是由几百个、好几千片段,经过高速的连续放映,而在银幕上出现的运动空间。以上例子如果还不明白,那么想想音乐或说话,就比较容易了解。
音乐、说话的言词是由声音的连结,如同念珠一般联结而成。它会浮现一种意念,这是时间的功用。管理者一边听着音乐,在不知不觉中自然的情景就会浮现脑海,听着对方的话,脑中也会描绘出各式各样的印象。这个时候,时间变换成空间,时间创造空间。最后,现代物理学或非欧几里得几何学,也有空间和时间互相变换的原理。实际上,变换公式早已被提出。
3.时间结合空间的例子
空间和时间的第三关系,是“结合”。干柿子或鱼干,首先是柿子和鱼在时间的流逝里,才成为干燥的食品。新建房屋的时候,墙壁要上水泥,经过数日,水挥发了才算完成。空间和时间就是如此,有接触,也有结合的。史丹达而或卡夫卡的小说,是针对未来的读者而写的,实际的价值直到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以后,才能被认定。歌剧这门艺术,是空间(表演剧)和时间(音乐)密切结合的产物。这是马上就能理解的。
时间和空间有相互排斥的情形。
例如:用独奏乐器演奏的表现情感或思想旋律中,极度地排斥空间性,强调音乐所特有的“时间”。这一点是音乐中所特有的特殊类型。
集中精神抽象思考。这个时候,思考在头脑中进行,已失去了面的空间,只是执拗地持续一条线,化成“时间线”。相反地,空间排斥时间的例子,可以举泡泡或火花。这些东西的美丽,就是空间排斥时间的瞬间之美。这如同昙花一现一样,永远存在的泡泡和火花,是没有人会认为它美丽的。
绘画和照片也排斥时间,但并非绝对如此。因为优秀的画家和摄影师,在一幅画或一张照片中,可以深刻地显出时间性。
4.时间和空间的相互关联
首先,时间和空间的异质性。从时间这方面来说,时间第一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第二,空间具有可逆溯性,时间却是不可逆溯的。管理者现在可以自由地回到经过的道路,粘土造型也可以还原。但是,时间从过去到现在,直到未来,都是单方向的流动,这条时间线是无法逆溯的。
其次,时间和空间的同质性。空间可以分割,这是谁都知道的。譬如一块土地(空间)配上住址,或绘成地图,或加上座标化等方法,所有的空间都有分割的可能性。时间方面有“时段”这个专有名词,时间可以分割成时段。进入电脑时代后,就有了分配时段的时间分割系统。
人类生存的意义,是共同具备了时间性和空间性。也可以分割成时间和空间二种不同的意义。
意识的时间面。所谓“意识流”就是“思考路线”,即时常有中断或被切断的情形。管理者能够自觉地中断意识流动,随时进入别的意念。
意识的空间面。这种场合,意识第一成为大脑内部的荧幕,可以显现各种事物。显现就是分割自如。闭着眼睛,也可以浮现附近公园的全景,甚至一瞬间,可以将角落里的长椅背的裂缝的特写镜头浮现在脑海。
印象是无限的。人们使用言语或记号,将无法统计的资料加以记忆、贮存,必要时可随时想起。这就是神经细胞和神经突出的接合部的效用。思考空间是由大脑生理机构支撑,并由此扩展开来。在这种情况下,资料是通过脑的皮质空间和边缘空间而广泛地分布着,而且已条理化。管理者从中把必要的资料记忆、活用。灵活的取出资料的过程,即人的思考活动。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还会加上人类的判断和行为,进行人为地选择。选择常常需牺牲一方的利益。例如,为了建设高速运输系统而破坏自然,就是牺牲空间而优先考虑时间。但是,相反地,牺牲时间选择空间的例子如,垄断交通举行祭典或不乘高速运输系统,改搭行车速度缓慢的公交车,享受悠闲的旅行雅兴的例子,就是这种情形。
当然,也有时间和空间共存的情形。例如,北京的街道,就是历史(时间)和现代都市空间的调和与共存的产物;另一方面,历史性价值很高的建筑物和街道,由于都市大开发等理由而遭破坏的例子也同样存在。
5.控制得当者获胜
探讨有关时间和空间问题的同时,还有一件绝不可遗漏的事情,这就是“间”的问题。间就是“空白、间隔、休止、距离的任何一个或全部”。在此列举的每一个都是含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概念。
例如,书中的某一页,是由文字图片和白纸构成的,而这个底纸,就是空间性的空白。另外,管理者想正确地回忆起过去体验的时候,常常会发生细节记忆缺漏的现象,这就是意识(思考)中的时间性空白。对于休止、空间性来说,就好比是楼梯的出入口、或车站月台或置于道旁的长椅一般的东西;就时间性来说,文字,就是音乐的休止符。“间隔”一词,也被用来分开空间和时间两种情形而使用的(英语的interval是时间概念),相对近在眼前“间隙”这一词,语意虽近似,但明显地倾向空间这一方面,很少用于时间方面。就“距离”来说,除了物理学空间的距离以外,也可以用在时间的距离,即存在心理的距离。即使近在眼前,但心里却有咫尺天涯相隔遥远的感觉。相反,也有相隔遥远,却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朋友。
6.明白“间”的本质和价值
管理者做应进一步的分析,把它的功用明确化。
第一,管理者使用在空间和时间上,管理者就是结合时间和空间的“通路”。
这种功用是不可否定的。例如,历史性事件,若没有经过一定的时间,要正确地认清本质是困难的。如此可知,空间和时间之间的交通、传达,变成可能,这就是间的作用。
第二,间是空间和时间的变换装置。尽管空间和时间之间有魔术一般的变换关系。但是,间是这个变换装置之一,这是一点也不含糊的。例如,无论多么好的朋友,如果相隔得太远,感觉就会开始疏远。物理性的距离,会由空间性的间,转换成心理性、时间性的距离。相反地,时间变换成空间,可以由铀和雷等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为例。镭的放射半衰期是1622年。半衰期就是时间性的间。镭便是根据时间性的间,每1622年就将放射能量减半。也就是它变换成空间性的特征。
第三,间也有虚无和否定以及消极性的情形,但是,相反的积极性意义和实际效用也有。就价值论来说,间是没价值性的,但它可以产生出很大的价值。和对方谈话或工作上的交涉,间是不允许存在的,要赶紧消除才好。这时候,管理者就有负面的价值了。相对地,无论怎样的言词都能制止的沉默也有,此时,沉默就是间,是有千金难买。间隔和休止的价值,在音乐上,格外地大。即使相同的音符,在音变长后随时插入休止符,曲调就会全然不同。间隔和休止符会改变将曲调的旋律,甚至创作出新曲。关于间的本质探讨,要视人类的智慧和应用方法而定,换一句话说,就是由“实际的战略”来决定间的价值。
时间的管理
因为时间具有“供给毫无弹性”、“无法蓄积”、“无法取代”、“无法失而复得”等特性,所以在各种经济资源中,时间最不为一般管理者所理解。也许正因为如此,时间的浪费比其他资源的浪费更为普遍,也更为严重。
所谓时间的浪费,指对实现目标毫无贡献或贡献的时间消耗。“时间管理”所探索的是如何克服时间浪费,以便有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特别提醒管理者注意的是,“时间管理”并不是指以时间为对象而进行的管理。由于时间总是按着一定的速率光临,并且按照同一速率消失,所以时间本身是无管理的。“时间管理”的正确涵义应该是面对时间而进行“自管理者管理”。管理者究竟应该如何面对时间而进行自管理者管理,以便克服时间的浪费呢?管理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入手:
(1)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2)培养克服时间误区的技能。
有碍时间管理的四种观念
一般人在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年纪、不同的心绪下,对时间可能会保持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之间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例如管理者有时认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有时则认为“时间象蜗牛一样地爬行”,甚至有时更认为“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再如当管理者需要料理的事情太多时,管理者总是感到“时间不够支配”,但是当管理者无所事事时,管理者又感到“不知如何消磨时间”。由此可知,一般人对时间的态度是极为主观的。在各种时间观念之中,有四种观念特别不利于时间的有效运用。它们是:
(1)视时间为主宰;
(2)视时间为敌人;
(3)视时间为神秘物;
(4)视时间为奴隶。
视时间为主宰的人:重形式而不重实质
视时间为主宰的人,将一切责任交托在时间手中。对这种人来说,它被当作一种信念。这种人深信“这只是时间问题”、“ 岁月不饶人”、“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这一类的说法。在这种人心目中,时间犹如驾驶员,而他们则好象乘客!
视时间为主宰的人的一个主要行为特征,便是重形式而不重实质。下面是一些具体实例:
尽管他们有时需要更多的休息,但有些人每天总是在同一时间起床,尽管他们有时在那个时间并不感到饥饿。但是有些人每天总是在同一时间进餐。
有些人总是恪守固定的时间办事而不愿稍作变动。例如管理者在下班时,虽然次一班6∶05分的班车不愁没有座位,但是他们总是超5∶45分那趟拥挤不堪的班车。
有些管理者总是以时间为行为准则而忽视其它一切。例如长途电话的通话时间一超过三分钟,则令管理者感到极度不安,虽然增加的通话时间可以节省几天的旅途奔波或是代替冗长的会议。
视时间为主宰的人虽然重形式而不重实质,但这并不意味他们一定喜爱形式。管理者有时也会违背形式的要求,但管理者不敢公然违背,而只是以“自欺欺人”的方式逃避。例如管理者常听某些人说“偷得浮生半日闲”。言下之意为:
(1)他们不应当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偷闲;
(2)他们想偷闲,而且无论如何都要偷闲;
(3)他们期望能避免罪恶感或良心的谴责。
视时间为主宰的人并不面临“选择”的困扰,他们生活得颇为潇洒,因为他们只需听从时间的指挥而无需费脑筋。他们最大的缺点在于无条件的向时间屈服,以致不能善用时间,发掘生命过程中无穷的机会更无从谈起。
视时间为敌人的人:重效率而不重效能
视时间为敌人的人,经常将时间当作超越与打击的对象。这种人的行为特征为:
(1)自管理者设定难以完成的时限,以便“打破记录”或“刷新纪录”。例如这种人开车上班, 喜欢寻找捷径,以便创造纪录;对这种人来说,节省下来的一点时间好象能积蓄下来似的。
(2)在任何约定时间的场合,因早到而感到“胜利”、因迟到而感到“沮丧”。这种“胜利”或“沮丧”的感觉,是针对时间的早晚而产生,并非针对时间的早晚所导致的后果而产生的。例如有些人开会总是早到,则令早到的便是等候其他与会者的来临。仍有一些人因约会时迟到一、两分钟而感到沮丧,他们却是因自己与时间打输了一场仗而感到沮丧。
视时间为敌人的人一个最大的长处,便是洋溢着突破障碍的竞争精神。但与时间竞赛的人,是终究注定要失败的。其次,当一个人的心理经常处于竞争状态,他将难以充分体会经验、成就或喜乐。管理者也将难以生活在现在,因为他的心摆在了下一场的战斗上。管理者视时间为敌人,就是重效率而不重效能。“效率”基本上是一种“投入——产出”的概念。当管理者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同等的“产出”,或是以同等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甚至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时,则被视为富有效率。
自从泰勒于上世纪前倡导“科学管理”以来,效率的概念不但已经家喻户晓,而且逐渐成为鉴定好坏与判别对错的价值尺度,甚至在若干场合中还被当作一种追求的目标!效率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恐怕应归功于管理学界对它不遗余力的研究与追求。从早期的“动作研究”、“时间研究”与“工作设计”到近期的“作业研究”、“计划审核术”等技术性探索,无一不是致力于提高效率。在可支配的资源(包括时间)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讲求效率是明智和必要的,因为效率的提高足以减轻资源(包括时间)的浪费。可是,为了将“效率的提高足以减轻资源的浪费”变成事实,管理者仍要讲求“效能”。所谓效能,是指适合目标的设定,以及为完成特定目标所需的适合手段的选择。有效能的管理者不但能够制定适合的目标,而且能够选择适合的手段以完成既定目标。譬如当黑白电视机已处身于“生命循环”的成熟期,而彩色电视机正方兴未艾时,若管理者仍选定黑白电视机为目标产品,且不论其生产效率有多高,这种产品肯定要滞销。这样的管理者是无效能可言的。再如管理者为了推销女性化妆品,而在某一电视节目内从事产品广告。倘若该节目(此即完成目标的手段)不受女性欢迎,则不论其收视率有多高,或广告费有多便宜,这种广告肯定无法实现促销的目的。这样的管理者也是无效能可言的。上述实例显示,倘若管理者只讲求效率而不讲求效能,则将因为目标无法实现而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这对讲求效率以避免浪费的管理者来说,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而令人遗憾的是,只讲求效率而忽视效能的管理者却比比皆是。当代著名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有鉴于此,在1966年撰写了《有效的主管》一书,以呼吁管理者重视效能。在这一本书上,他很简明扼要地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这两句名言,颇值得管理者三思。
尽管有许多管理者只强调效率而忽视效能,但仍有一些管理者却只强调效能而忽视效率。如为了提高士气,有些管理者会不惜代价地要求冗员提前退休。这在短期内很容易收到预期效果,但在长期内则极可能演变成员工人人自危,致使士气反而较前低落。一旦管理者只讲求效能而不讲求效率,则势必无法长期确保所获得的效能。
由此可知,效率与效能不应偏废,但这并不意味效率与效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管理者固然期望能同时发挥效率与效能,但在效率与效能无法兼得时,管理者首先应着眼于效能,然后再设法提高效率。难怪彼得·杜拉克会斩钉截铁地说:“对企业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非效率。”
视时间为神秘物的人:囿于时间所加以的限制
视时间为神秘物的人通常都对时间高深莫测。他们对待时间的态度,与他们对待自己身体的态度极为相似。除非等到他们的肠胃出毛病,否则他们不会意识到肠胃的存在或是肠胃的重要性。同样,除非等到他们对时间的使用受到限制,否则他们不会意识到时间的存在或是时间的重要性。
视时间为神秘物的人因为忽视时间所加以的各种限制,所以能够专心致志地工作。这未尝不是一种长处。但是,时间对绝大多数人特别是管理者来说都是吝啬的。除非他们真正了解到这种吝啬,否则他们将无法适当地从事时间的调配。
视时间为奴隶的人:长时间沉溺于工作
视时间为奴隶的人最关切的,是如何管理时间。“视时间为奴隶”的这种观念转化成管理者的一种行为,便是长时间地沉迷于工作,成为所谓的“工作狂”。
在各种各类的机构中,许多管理者的工作时间都很长,而且职位愈高者工作时间愈长。管理者时时可以听到这一类的话:“一位基层的管理者如能在八小时内做好一天的事,他已算是一位能干的人物。但是一位高层的管理者如能在十小时、甚至十二小时内做好一天的事,则他应被视为特别杰出的俊才。
难道职位越高的管理者,他的工作时间将无可避免地延长?许多人对这个问题都给予了肯定的答复。理由是:当一个人在组织中职位上升得愈高,工作愈加紧要,其责任愈加重大,所以工作时间自然延长。可是,对这个问题的否定答复,或许更加令人信服:当一个人在组织中职位升得愈高,上级授予他的权力愈大,供他差遣的员工也愈多,因此工作时间不应随职位的升高而增加。
统计调查显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五十五小时、甚至六十小时的管理者大有人在。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长时间工作的人大多数都不认为自己工作过长。事实上,有些管理者只有等到心脏病突发、太太闹分居、或子女求见时,才领悟到自己的工作时间过长。
例外性的长时间工作并不足以产生不良后果,但是经常性的长时间工作则有不良后果。以下三种不良的后果很值得管理者注意:
(1)研究发现,每天的工作时间一超过八小时,则生产效率将快速的递减。倘若这些研究的结果是可信的,则每周工作时间最好不超过四十八小时(按六个工作天计算)为好。
(2)长时间工作足以令人养成拖延的习惯。许多管理者对工作因保持着“白天做不完,夜晚还可以做;平时做不完,周末或礼拜天还可以做”的态度,于是使八小时可以做好的事被拖延到十小时才完成,五天可以做好的事被拖延到六天才完成。这不幸应验了帕金森所提出的“帕金森定律”。即如可供完成工作的时间为八小时,则工作将在八小时内完成;如可供完成工作的时间被增加为十小时,则同样的工作将改在十小时内完成。
(3)长时间工作可能导致工作的失败。管理学者约瑟夫·崔岂特曾经对一群管理者在事业上的成败进行研究,他发现成功的管理者与失败的管理者的差别在于:后者随时愿意为工作而牺牲家庭。即忽视家庭而过度强调工作的管理者,其工作终究会不佳。长时间工作所导致的不良后果足以说明,为何一些机构会强迫员工定期休假、限制加班次数或加班时数、或是不准累积假期。
你想不想知道你有无“工作狂”的倾向?你想不想知道你的工作是否妨碍你的婚姻生活?请如实答复下面两份问卷:
你是一个工作狂吗?
(1)不论你多晚才就寝,你是否经常坚持早起? 是( );否( )
(2)假如你单独用餐,你是否边吃边阅读或是边吃边工作? 是( );否( )
(3)你是否每天都编排当天的工作项目表? 是( );否( )
(4)你是否觉得“无所事事”是一件难以忍受的事? 是( );否( )
(5)你是否精神饱满且富有竞争力? 是( );否( )
(6)你是否在周末或假日加班工作? 是( );否( )
(7)你能否随时随地工作? 是( );否( )
(8)你是否担心退休日期的到来? 是( );否( )
(9)你是否感到无暇享有假期? 是( );否( )
(10)你是否真正喜爱你的工作? 是( );否( )
上面10问题的答复中,假如含有八个或八个以上的“是”,则表示你具有强烈的工作狂倾向。
你的工作是否妨碍你的婚姻生活?
(1)在一个工作日完了时,你是否因踏上回家的路程而感到高兴? 是( );否( )
(2)你是否每天都花费一些时间与你太太单独相处,以便分享彼此的思想与感受,甚至从事攀谈? 是( );否( )
(3)你是否清楚你的子女在学校里念几年级? 是( );否( )
(4)你是否清楚你的家庭每周花在食物方面的开销有多少? 是( );否( )
(5)你的太太是否了解你公司的产品具有何种用途? 是( );否( )
(6)你的太太是否了解你的实际工作? 是( );否( )
(7)你的太太是否知道你的总收入? 是( );否( )
(8)你的太太是否清楚了解你有哪些工作上的朋友以及你对他们的看法? 是( );否( )
(9)你是否曾经为了陪太太做某件事而取消业务洽谈? 是( );否( )
(10)你是否清楚了解你太太有哪些朋友以及她对她们的看法? 是( );否( )
(11)你是否知道你太太最近看了哪些书? 是( );否( )
(12)你是否知道你太太就寝的时间? 是( );否( )
(13)关于度假计划,你是否与你太太具有一致的意见?倘若你们的意见不一致,你是否能与她安排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途径? 是( );否( )
(14)你是否与你太太讨论过人生目标,令她了解你的未来走势? 是( );否( )
(15)你的太太是否同意你的人生目标及未来取向? 是( );否( )
(16)你是否相信你与你太太之间彼此均喜欢对方? 是( );否( )
以上16个问题的答复中,假如含有11个至16个“是”,则表示你与你的太太都善于缓解由你的工作所造成的压力;假如含有6个至10个“是”,则表示对你婚姻生活的关心不够;假如含有○个至5个“是”,则表示你太忽视家庭。
长时间工作原因及对策
一个人成为长时间的工作者,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天生的。长时间工作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是:
(1)传统上的“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观念是令人沉迷工作的一种重要因素。一般人都以为“愈是勤勉地工作,成就自然愈大”。其实,勤勉与成就之间并不一定成正比例,一个人所流的汗水的多少与他的工作成果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例。因此,“勤能补拙”这句话是值得商榷的。
(2)管理者常常看到,缺少安全感的人,工作都很起劲,因为愈是繁忙,就愈能令人感到安全。这与一见黑就吹口哨或唱歌以壮胆的道理是一样的。这也说明了何以许多管理者常常因不了解或无法衡量“产出”而感到恐慌时,会刻意地强调“投入”(工作量或工作时间)。为了克服工作狂热,管理者在观念及制度上应该确立“针对成果给予奖励,而非针对活动给予奖励”的准则。倘若管理者所企求的是业绩的创造者,而非时钟的打卡者,则现有的许多奖赏制度包括工资制度、晋升制度、退休制度等——势必面临新的评价与新的变革。
(3)欠缺时间管理的技能也是令人不得不长时间工作的原因。
(4)有些人潜意识里希望受到工作压制,这也是导致他们对工作产生狂热的一种因素。有些管理者凭着长时间工作以显示他们的重要性;有些则凭着它以满足他们的“烈士感”;另一些因得不到休闲的乐趣而拼命地工作;甚至有一些则为逃避不愉快的家庭生活而长时间投身于工作。
只有心理治疗家或精神病医生才能切实有效地协助他们。但是具有上述各种特征的管理者,不妨先做若干自管理者辅导工作。首先自问:自己终身的目标是什么?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是否真正有助于完成该目标?再问:健康在自身的行事优先次序表中是否占一席之地?自己夜以继日地工作是否有碍健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健康所受到的危害是否是自己所愿支付的代价?最后再问:家人在自己的行事优先次序表中是否占一席之地?自己对家人是否已给予足够的关怀?自己是否自欺欺人地假装长时间工作的“牺牲”,全是为了他们?这一系列的反复思索,对长时间工作者或许可以产生些益处。
管理人员正确的时间观念
既然视时间为主宰、敌人、神秘物或奴隶,均不利于时间的有效运用,那么对管理者来说,什么样的时间观念才算是正确的呢?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许多时间管理专家都指出:时间是与生俱来的,它象空气那样地支持人们的生存,又象手或手指头那样地供管理者作多种不同的用途。因此,只要管理者不对时间抱任何成见,或加诸任何价值判断,而视之为中性资源,则可能对它作出比较有效的运用。
视时间为中性资源,犹如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与技术资源那样,将有助于管理者切实把握“现在”,而不致迷失于“过去”或“未来”。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去”与“未来”不重要。“过去”犹如一面镜子,它足以令管理者认清自己以免重蹈覆辙;“未来”是“现在”努力的导向与终结。不过,只有“现在”才是管理者可以采取行动的唯一时间。世界上的所有成就都是“现在”所塑造的。因此,管理者应能记取“过去”、把握“现在”、放眼“未来”。正像一位隐名的哲人对时间的看法那样:
昨天是一张已被注销的支票。
明天是一张尚未到期的本票。
今天则是随时可运用的现金。请善用它!
二、时间管理误区
探索时间管理的误区
管理者克服时间浪费的途径便是“培养克服时间管理误区的技能”。所谓时间管理误区,是指导致时间浪费的各种因素。在作好这项工作之前,管理者必须先认明自己所面临的时间管理误区。请接实际情况列举你自己所遭遇的各种情况。各种时间陷阱,大致上可以区分为外生陷阱与内生误区两类。所谓外生,即指由他人所引起的时间浪费因素:至于内生误区,则指由自己所引起的时间浪费因素。在初次落入误区时,一般管理者所列举的多半是外生误区。这种“先求诸人,后求诸己”的态度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却有害于时间管理效能的提高。为了确切地证实“在时间的有效运用上,管理者的敌人原来是自己”,管理者应先客观地衡量自己运用时间的方式——亦即自己的时间使用状况。
许多管理者一听到要他们记录自己的时间使用状况,都保持反对的态度。原因是:第一、他们以为十分清楚自己的时间使用状况;第二、记录时间使用状况是一种费时的工作。
以上两种反对的理由都难以成立。先就第一个理由来说,人们的记忆力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正确。有许多人甚至连前一天所经历的事都无从追忆,更不用说了解自己过去时间的使用状况!时间管理专家指出,几乎所有记录时间使用状况的人对自己的时间使用方式都会有惊奇的发现,这种记录工作对他们裨益甚大。再就第二个理由来说,为了节省时间而花费时间,这是明智的,何况若按下文所介绍的方法记录时间使用方式,则每个星期所花费的时间大概不会超过两小时。
你可自制一张时间记录表记载每十五分钟的活动。为避免记忆力不可靠,你最好每隔十五分钟或半个小时即在表中记载进行过的各种活动。其次,按每一活动的重要性的大小在表中圈出适当的数字。(所谓重要性,即指对实现目标的贡献的大小。)对实现目标的贡献愈大者,其重要性愈大;反之亦然。你可以事先假定“1”代表重要性极大,“5”代表毫无重要性,“2”、“3”、“4”则代表介乎“1”与“5”之间重要性的不同程度,最后在进行每一种活动时,倘若遭遇干扰,则在表中最后一栏注明干扰的类别。
如果电话、访客与会议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则你也可分别针对它们作出详细的记录。
(1)今天有哪些事情是在适当时间内完成的?
(2)今天有哪些事情是在不适当的时间内做的?为什么要在不适当的时间内完成这些事情?
(3)今天在哪一段时间里着手进行最重要的工作?为何在这段时间进行这一种工作?这一种工作有无可能提早一些进行?
(4)今天最具工作效率的是哪一段时间?为什么在这段时间最有工作效率?
(5)今天最不具工作效率的是哪一段时间?为什么在这段时间无工作效率?
(6)今天工作过程中最大的干扰是什么?
(7)今天最严重的三个时间使用误区是什么?以后有没有可能克服这些误区?如何克服它们?
(8)今天做了哪些不必要做的事?
(9)今天做了哪些不需要亲自动手的事?这些事可以授权给谁去做?
(10)今天花费了多少时间做重要的事?
(11)今天花费了多少时间做不重要的事?
(12)今天有哪些事情本来应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做?
(13)今天有哪些事情本来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去做?
(14)从明天开始,应该怎样做才能改进时间的使用?
有些管理者只记录了两、三天的时间使用状况,即能发现自己的时间误区,甚至还能找出若干克服的途径,有一些管理者则需要一、两个星期的时间才能获得类似的效果。不过,最好至少记录一个星期的时间使用状况,以便切实了解自己的时间使用方式及时间误区。
假如你很幸运地拥有一位秘书或副手帮你处理业务,那么在记录自己的时间使用状况时,希望你能借助他(她)们,以使你的时间记录更加精确详尽。
就一般管理者来说,最典型的时间使用误区包括:
(1)因欠缺计划而导致时间浪费;
(2)因不好意思拒绝他人托付而导致时间浪费;
(3)因拖延而导致时间浪费;
(4)因不速之客的干扰而导致时间浪费;
(5)因电话的干扰而导致时间浪费;
(6)因会议过多与过长而导致时间浪费;
(7)因文件满桌而导致时间浪费;
(8)由上下班交通及商务旅行而导致的时间浪费;
(9)由中餐所导致的时间浪费;
(10)因“事必躬亲”而导致时间浪费;
(11)与秘书之间因欠缺协调而导致时间浪费;
(12)由上司所导致的时间浪费。
误区之一:工作没有计划
查尔斯·史瓦在半世纪前担任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期间,曾经向管理顾问李爱菲提出这样一个不寻常的挑战:“请告诉管理者如何能在办公时间内做妥更多的事,管理者将支付给你任意的顾问费。”李爱菲于是递了一张纸给他,并向他说:“写下你明天必须做的最重要的各项工作,并按重要性的次序加以编排。明早当你走进办公室后,先从最重要的那一项工作做起,并持续地做下去,直到完成该项工作为止。重新检查你的办事次序,然后着手进行第二项重要的工作。倘若任何一项着手进行的工作花掉你整天的时间,也不用担心。只要手中的工作是最重要的,则坚持做下去。假如按这种方法你无法完成全部的重要工作,那么既使运用任何其它方法,你也同样无法完成它们,而且若不借助于某一件事的优先次序,你可能甚至连哪一种工作最为重要都不清楚。将上述的一切变成你每一个工作日里的习惯。当这个建议对你生效时,把它提供给你的部属采用。这个建议的试验时间的长短,由你来定。试验后,请将你认为这个建议所值的金钱数额,用支票寄给管理者”。
数星期后,史瓦寄了一张面额两万伍仟美元的支票给李爱菲,并附言她确已为他上了十分珍贵的一课。史瓦的朋友事后曾问及,何以他为那么简单的观念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史瓦的答复是:“哪些观念基本上不是简单的?”。他说经过李爱菲的指点后,他与他的部属才开始养成“先做重要的事”的习惯。伯利恒钢铁公司后来之能够跃升为世界最大的独立钢铁制造者,据说可能是导因于李爱菲的那数句真言。
以上这件轶事给日理万机的管理者所带来的启示便是:应重视计划的拟定以避免徒劳无功。所谓计划,即指未来行动纲领的先期决策。计划的拟定大致上包括下列六个步骤:
(1)确立目标;
(2)探寻完成目标的各种途径;
(3)选定最佳的途径;
(4)将最佳的途径转化为每周或每日的工作事项;
(5)编排每周或每日的工作次序并加以执行;
(6)定期检查目标的现实性以及完成目标的最佳途径的可行性。
上述的六个步骤所指出的不外乎:“你要往哪里去?”以及“你要怎么去?”这是实际采取行动之前的一种思考模式。倘若你不做这一番的思考与盘算,则你必将沦为一位随波逐流迷失自我的人。
对于不从事制定目标的人的时间使用方式,管理者可以采取两种看法:第一、既然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以目标的实现为导向,则不论他们的时间使用方式怎样,都不构成浪费。这与路易士·卡罗所写的《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一句对白“当你不知你将往何处去,任何一条路都可令你抵达目的地”的道理是一样的。第二、不从事目标的制定与追求的人通常都是浑浑噩噩而难有所成的。对这种人的任何时间花费管理者都可看作是浪费。在以上两种看法之中,管理者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偏向第二种看法。
工作不做计划的原因及剖析
尽管有许多的管理者都能重视计划的拟定与执行,但仍有一些管理者却从来不做计划。究其原因,不外是:
(1)因过份强调“知难行易”而认为没有必要在行动之前多做思考;
(2)不做计划也能获得实效;
(3)不了解做计划的好处;
(4)计划与事实之间极难趋于一致,故对计划丧失信心;
(5)不知如何做计划。
就讲求实效的管理者来说,这些原因根本不应存在。现剖析如下:
(1)固然有些事情是易行而难料的,但若过分地强调这一点,则有可能养成一种“做了再说”或“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侥幸心理。在这种心理之下,“计划”将不受重视。试问房子正开始燃烧的紧要关头,消防队员是否应立刻拿起水龙头或灭火筒进行抢救?还是应先花费少许时间判别风向、寻找火源、分派工作,然后再予抢救?
(2)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不做计划确实能够获得实效,但是这种实效的获得,完全是靠运气,而非来自良好的管理。企业的经营绝对不能只靠运气而不讲求管理。
(3)不做计划的人只是消极地应付工作,在心理上他将处于受摆布的地位;做计划的人则有意识地支配工作,在心理上他将居于支配者的地位。这显然是做计划的意义所在。做计划的另一种好处是,计划足以缩短工作的执行时间并提高工作的效率。美国一位教授曾经针对某公司的两个工作性质相近似的工作组,就其计划时间、执行时间、以及所获的成效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计划时间较长的那一组工作所需的执行时间较短,而计划时间较短的那一组工作所需的执行时间则较长;计划时间较长的那一组工作所花费的计划时间与执行时间的总和,要少于计划时间较短的那一组工作所花费的计划时间与执行时间的总和;计划时间较长的那一组工作的成果,在效率上要高于计划时间较短的那一组工作的成果。
许多管理者常常以“没有时间”作为不做计划的借口。这种借口是难以成立的,因为根据上述的道理可知,越不做计划的人将越无时间,更何况花时间做计划无异于“投资时间以节省时间”,这本来就是一种明智的举措。
(4)由于目标中拟定所假设的客观环境时时发生变动,所以计划与事实常常难以趋于一致。但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管理者必须定期审察目标的实现进程与完成目标的最佳途径。这样,管理者将能针对目标本身及完成目标的最佳途径作必要的修正,以期符合实际。如果在无计划地引导,则一切行动将杂乱无章,杂乱无章的举措不仅导致时间的浪费,而且迟早将把企业带向失败的死胡同。
(5)在管理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及管理顾问机构所提供的训练——及管理学文献极为普遍的今天,“不懂如何做计划”已不能成为不做计划的借口。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计划的拟定是任何管理者责无旁贷的任务。下面再对目标的确立与办事次序的编排作进一步探讨。
尽管多数管理者都了解,目标足以提供行动的方向,但却只有少数管理者能真正了解目标对维护个人身心的稳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早期的登月太空人巴兹的遭遇是一个很实际的例子。他在成功地登陆月球之后,不久即发生精神崩溃。许多观察家对他的遭遇感到大惑不解,因为他在登月之前无论是家庭或是事业一直都是春风得意。后来,他在所撰写的一本书中,解答了观察家对他的遭遇的疑问。他说导致他精神崩溃的原因很简单:他忘了登月之后他仍然要生活下去,换句话说,除了登月之外他没有任何其它可供追求的目标,因此一回到地球他便生活在真空状态之下,以致造成精神崩溃。
在美国,许多调查统计显示,企业界的高层主管在经历多年艰辛奋斗并取得了高度成就之后,多半在六十五岁那一年正式退休。他们在退休之后大概只能活十八个月便逝世。死因研究指出,这些高层主管与太空人巴兹有一个极为相似之处:他们一抵达事业的终点,将因顿然丧失了方向而在无意识中认为生命不再值得留恋。
目标的确立
目标的确立既然那么重要,管理者应如何确立良好的目标呢?下面是六个值得参考的原则:
(1)目标必须是你自己的。假定目标是由你自己所制定的,则你本身将成为实现目标的原动力;倘若目标是由他人所制定的,则你应对这些目标进行个人的思考与判断,尽量地让它们成为你的一部分。就任何一种目标而言,当你所参与的成份愈高,则你对它的实现所赋与的承诺将愈大。
(2)目标必须切合实际。所谓“切合实际”,即指具有完成的可能。但是,“目标必须切合实际”这句话并不意味目标应是低下的或是容易完成的。事实上,一种不是轻易能够完成的目标对目标的追求者才具有真正的挑战性。这就是说,目标本身必须具有相当的难度,以及具有被完成的可能性。在你制定目标的时候,必须使它们成为你所愿意追求的与你所能够追求的对象。一般说来,目标订得愈高,其挑战性将愈大。但是,当目标高到令你感觉无法完成的时候,你或许将永远不会设法去完成它们。
(3)目标必须用书面形式列明。许多人都认为没有必要将目标写出来。他们常说他们已将目标记在脑中,而且只要他们时常想起它们,即使用文字写下来也不会产生任何实质上的差别。其实,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推论。以书面方式写下目标,将可能产生下面四种好处:①有助于目标内容的清晰;②正式地写下目标,表示个人在决心上的一种投资。这种投资愈多,则投资者对实现目标的承诺将愈大;③书面目标较不容易遗忘;④当目标种类较多时,以书面写下它们之后,比较容易协调它们之间的潜在矛盾。
(4)目标必须具体而且可以衡量。含糊笼统的目标极难作为行动的指南。例如某单位主管因感于该单位员工流动率过高,而立下决心予以避免。倘若他将目标定为“降低本单位的员工流动率”,则该目标肯定难以作为行动的指南,因为他没有具体指出流动率应降低多少。但若该目标被改为“在六个月内将员工流动率由65%减至25%”,则上述的缺点将不复存在。
(5)目标必须具有期限。任何一种目标都必须指明完成的期限。原因有二:第一、若不指明目标的完成期限,则人们很容易采取拖延的态度,而使目标的实现遥遥无期。第二、确定目标的完成期限,有助于恰当的行动纲领的拟定。不过,在估计完成目标所需的期限时,管理者最好是按“至少”需要的时间作衡量的基础,这样才比较容易令管理者的估计切合实际。
(6)目标之间必须相互协调。同时追求多种目标时,管理者必须事先化解存在于各个目标之间的冲突或矛盾,以免让管理者所获得的各种成果因相互抵销而徒劳无功。
正如上面第(5)项原则所指出的那样,在确立某一目标时,管理者必须衡量实现该目标所需的总时间;其次,将这个总时间区分为若干细小的单位,以便令管理者在每一单位时间内只须照顾目标的一小部分。例如一个为期五年才能实现的长远目标,可以区分为五个“年度目标”,而每一个“年度目标”又可区分为四个“季目标”,每一个“季目标”又可区分为三个“月目标”,“月目标”又可区分为“周目标”,以至“日目标”。以上所说的即是一般所谓的“目标金字塔”。
在上述长远年、季、月、周、日六个层次的目标之中,最容易把握的是“周目标”与“日目标”。“周目标”与“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若干活动的进行,因此管理者必须依据周目标及日目标分别编制“每周工作计划表”及“每日工作计划表”。
“每日工作计划表”原则上应该在每日开始工作前编好,最好是在前一工作日接近终了时编好。理由有三:第一、在编制次日的工作计划前,管理者可以顺便简要地检查一下当天的工作情况。如今天哪些事做对了?哪些事做错了?事情是否在自己掌握下进行?如何使明天的工作做得更好?这一番检查将有助于编排次日的工作。第二、事先编好工作计划可使自己在心理上处于安稳的状态。假如该工作计划是在前一天编妥,则可利用上班途中对其恰当性作进一步的斟酌。这样,当自己一走进办公地点即能胸有成竹地着手工作。第三、事先编好的“每日工作计划表”可以作为权衡偶发事件的的依据。例如工作途中某一事件突然发生,这个时候管理者应该先考虑该突发事件是否比自己预先拟定的工作更重要。倘若答案是肯定,那么管理者应毫不犹豫地去处理这一宗突发事件。倘若答案是否定的,则管理者可设法拒绝或延迟处理。
“每周工作计划表”及“每日工作计划表”中可设一栏填写履行各项工作的优先次序。该优先次序的编排对管理者能否有效地实现目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次序的决定
假如管理者仔细地自我反省,就不难发现,管理者大概都依据下列各种准则决定事情的优先次序:
(1)先做喜欢做的事,然后再做不喜欢做的事。
(2)先做熟悉的事,然后再做不熟悉的事。
(3)先做容易做的事,然后再做难做的事。
(4)先做只需花费少量时间即可做好的事,然后再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做好的事。
(5)先处理资料齐全的事,然后再处理资料不齐全的事。
(6)先做已排定时间的事,然后再做未经排定时间的事。
(7)先做经过筹划的事,然后再做未经筹划的事。
(8)先做别人的事,然后再做自己的事。
(9)先做紧迫的事,然后再做不紧要的事。
(10)先做有趣的事,然后再做枯燥的事。
(11)先做易于完成的整件事或易于告一段落的事,然后再做难以完成的整件事或难以告一段落的事。
(12)先做自己所尊敬的人或与自己有密切的利害关系的人所拜托的事,然后再做自己所不尊敬的人或与自己没有密切的利害关系的人所拜托的事。
(13)先做已发生的事,后做未发生的事。
以上各种准则,大致上都不符合有效的时间管理的要求。管理既然是以目标的实现为导向,那么试问在一系列以实现目标为依据的待办事项之中,到底哪些事项应先着手处理?哪些事项应拖延处理,甚至不予处理?这个问题在前文中已由管理顾问作出了解答:应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行事的优先次序。所谓“重要程度”,即指对实现目标的贡献大小。对实现目标越有贡献的事越是重要,它们越应获得优先处理;对实现目标越无意义的事情,越不重要,它们愈应延后处理。
在上述的十三种决定优先次序的准则中,对管理者最具支配力的恐怕是第九种——“先做紧迫的事,再做不紧迫的事”,换句话说就是按事情的“缓急程度”决定行事的优先次序。下文将探讨这一种最具支配力的准则,至于其它十二种准则,则留给你自己去思考。
固然事情的“缓急程度”是任何一位管理者所不容忽视的,但是在考虑事情的“缓急程度”之前,应先衡量它的“重要程度”。相信你对“按轻重缓急办事”这句话早已熟悉。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一句话可供每一位管理者作为参考。但遗憾的是,大多数的管理者在编排行事的优先次序时,所考虑的是事情的“缓急”,而非事情的“轻重”,难怪他们经常把每日待理的事区分为三个层次处理:①今天“必须”做的事(即最为紧迫的事);②今天“应该”做的事(即较不紧迫的事);③今天“可以”做的事(即不紧迫的事)。
假如愈是紧迫的事,其重要性愈高,愈不紧迫的事,其重要性愈低,则依循以上的优先次序办事并无不妥。可是在多数情况下,愈是重要的事偏偏愈不紧迫。例如参加管理技能训练、向上级提出改进营运方式的建议、培养接班人、甚至管理者个人的减肥、戒烟、身体检查、补牙、立遗嘱等计划都是重要的,但却不是紧迫的事。它们往往因不具紧迫性而被无限期地延迟办理。至于许多紧迫的事,则往往不具重要性。例如不速之客的拜访、外来的电话等皆是。按事情的“缓急程度”办事的管理者不但使重要的事情的履行遥遥无期,而且使自己经常处于危机或紧急状态之下。业务报告的编制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任何一位管理者都承认,业务报告的编制是极其紧要的事。但若现在距离提出业务报告的截止日期尚有两个月时间,则一般管理者大概不会将它视为今天“应该”做的事,更不会将它视为今天“必须”做的事,而极可能将它视为今天“可以”做的事。既然它是“今天可以做的事”,它也是“今天可以不做的事”,因此,它将不断地被拖延下去。直到截止日期之前数天,这些管理者才如临大敌般的处理“紧急事件”。结果不是迟交了业务报告,就是草率地应付了事。经过了这一番挣扎之后,这些管理者可能信誓旦旦地下定决心,下一年度的业务报告将提早准备。但是除非他们能彻底改变按“缓急程度”办事的习惯,否则到了下一年度他们仍将重蹈覆辙。
管理者不应全面否定按事情的“缓急程度”办事的习惯。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在编列行事次序时应先考虑事情的“轻重”,然后再考虑事情的“缓急”。根据这个见解,各级管理者值得考虑采取的办事次序应该是:
(1)重要且紧迫的事;
(2)重要但不紧迫的事;
(3)紧迫但不重要的事;
(4)不紧迫也不重要的事。
“80/20”原理
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行事优先次序的准则是建立在“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理的基础上。这个原理是十九世纪末期与二十世纪初期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维弗烈度·柏瑞图所提出。它的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这个原理经过多年的演化,已变成当今管理学界所熟知的“80/20”原理——即百分之八十的价值是来自百分之二十的因子,其余的百分之二十的价值则来自百分之八十的因子。举例如说明下:
(1)80%的销售额是源自20%的顾客;
(2)80%的生产量是源自20%的生产量;
(3)80%的病假是由20%的员工所占用;
(4)80%的档案使用量集中于20%的档案;
(5)80%的菜是重复20%的菜色;
(6)80%的垃圾是源自20%的地方;
(7)80%的档案使用量集中于20%的衣物;
(8)80%的看电视时间都花在20%的节目;
(9)80%的阅读的书籍都是取自书架上20%的书籍;
(10)80%的看报时间都花在20%的版面;
(11)80%的电话都是来自20%的发话人;
(12)80%的外出吃饭都前往20%的餐馆;
(13)80%的讨论都是出自20%的讨论者
(14)80%的教师辅导时间都被20%的学生所占用。
“80/20”原理对管理者的时间使用者的一个重要启示便是: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掌握了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
“80/20”原理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现以下面的实例来加以阐明。
实例一:在存货管理上,有所谓“ABC分类法”。该分类法是将存货分为A、B、C三类。A类代表“重要的少数”,这类存货量少价值高。它们应备受重视而享有最佳的存货管理,包括最完整的纪录、最充裕的订货等候时间、最小心的保管等。C类存货则指“琐碎的多数”。这类存货量多而价值低,例如文件夹、订书针、纸袋、信封、邮票等办公文具皆属于这类。对这类来说,简直不须有任何存货管理,因为如施以这种管理,则所花的费用可能超过这些物品本身的价值。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当负责存货者发觉这类物品用完时,才设法加以补充。B类存货则指介乎C类与A类之间的货品。通常这类货品的存货管理可采用机械化方式进行,亦即当存货数量降至某一特定数量时,企业应自动增补存货。
实例二:某保险公司在偶然情况下针对其客户交易额的大小进行分类,结果发现总营业额之中几乎有90%的营业额源自总客户中不足10%的大客户。这个发现促使该公司对大小客户一视同仁的营业政策产生巨大的改变——集中时间服务于少数的大客户。结果,该公司的总营业额及利润即出现增长的趋势。
实例三:某公司曾经要求各阶层主管指出阻碍公司利润增长的因素,共有三十七项。由于项目太多,无法同时予以解决,于是公司领导要求各阶层主管将这三十七项因素按其重要性的高低顺序予以编排,终于发现头五项因素是阻碍利润增长的罪魁祸首。
实例四:某钟表公司的总裁发觉该公司所生产的众多的钟表模型之中,约有三分之一模型的销售额只占总销售额的4%,于是,它决定停止这些模型的制造,在其后六个月内该公司的利润逐渐得到递增。
实例五:某部门主管因患心脏病,遵照医生之嘱咐每天只上班三、四个小时。他很惊奇地发现,这三、四个小时所做的事在质与量方面与以往每天花费八、九个钟头所做的事几乎没有两样。他所能提供的唯一解释便是:他的工作时间既然被迫缩短,他只好将它花用于最重要的工作上,这或许是他得以维护工作效能与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
实例六:传统式的电冰箱在结构上,冷冻库是位于上端,冷藏库则位于下端。当你使用冷冻库时,可以维持站立的姿势,但使用冷藏库时,则往往非蹲下不可。由于冷冻库的使用机会只有20%,而冷藏库的使用机会则高达80%,致使许多家庭主妇在使用电冰箱时往往因蹲下的次数太多而感腰酸背痛。基于此,某家电器公司在电冰箱的设计上,便将冷藏库置于上端,并将冷冻库置于下端。这种新型的电冰箱可以减少使用时蹲下的次数。该种新产品的设计所依据的便是“80/20原理”。
误区之二:接受事务委托
当一个人能够克服“不好意思拒绝”的心理,并具备“拒绝他人”的技巧,则他由免于履行自己所不情愿履行的承诺而节省的时间将极为可观。相信绝大多数的管理者都同意这一见解,但是真正能够克服不好意思拒绝的心理障碍以及具备拒绝技巧的管理者并不多。
就一般管理者来说,他们所面临的请托可能来自部属、上司、其他同级的管理者、或是组织以外的人士。在很多请托中,有一类是职务所系而责无旁贷的;另一类虽然也是职务所系,但请托本身却是不合时宜或是不合情理的;尚有一类则属无义务予履行的请托。引起管理者困扰的是后两类请托。
犹如一般人那样,管理者之所以不好意思拒绝他人的请托,可能是基于以下原因:
(1)接受请托比拒绝请托更为容易。
(2)担心拒绝请托后将触怒请托者从而导致请托者的报复。
(3)想做一位广受爱戴的好人。
(4)不了解拒绝他人的请托的积极性。
(5)不知如何拒绝他人的请托。
消除前四种原因,须从观念的澄清着手;至于消除最后一种原因,则有待技巧的培养。现阐释如下:
固然接受请托远比拒绝请托更为容易,但若仅仅为图一时的方便而接受请托,则可能导致无穷的后患。因为受托者在履行受托事项时可能力不从心,也可能支付不起昂贵的代价。因此,患有这种毛病的管理者在面临请托的关头,应先衡量接受与不接受的后果。例如他可以自问:这种请托对管理者重要吗?对实现管理者的目标有帮助吗?如管理者接受他,将要付出什么代价?如管理者不接受它,则须承担什么后果?经过这一番“成本——效益分析”之后,再决定取舍。
无可质疑地,拒绝接纳请托有可能引起场面尴尬,并可能触怒请托者。但是管理者不应因这种担心而采取来者不拒的作风,因为并非所有的拒绝均足以导致尴尬的场面或触怒请托者,何况当管理者讲求拒绝的技巧,将可在相当大的程度内避免或消除以上的疑虑。至于“担心拒绝接受请托之后将导致请托者报复”一事如有可能发生,则表示受托者与请托者之间人际关系已经破裂,其根本的挽救方法在于改善彼此的关系。
倘若管理者为了想做广受爱戴的好人而有求必应,则各色各类的请托将四面八方地源源而来。一旦他办不妥受托的事项,则不仅他所企求的爱戴将化为乌有,而且他将丧失请托者的尊敬。
“拒绝接受请托”的重要性在于:第一、“拒绝”是一种“量力”的表现。有些请托若由他人承受可能比你自己承受更为恰当。第二、拒绝是保障自己行事优先次序的最有效手段。倘若因勉强接受他人的请托而扰乱自己的步伐,结果将无异于根据他人的行事优先次序而生活,或是根据他人的节奏办事,这是不合理的。也许你会以为,为了保障自己的行事优先次序而拒绝他人的请托,是一种自私的行径。但这是一种观点与角度的问题。试问:当一个人为了贯彻他自己的行事优先次序,而妨碍了你贯彻你自己的行事优先次序,那么他是否就不自私?其实,避免因拒绝他人的请托而产生“良心不安”的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在拟定与检查自己的行事优先次序时,经常将别人的福祉也列入考虑。
学会拒绝
下列九项有关拒绝接受请托的要领,可供管理者参考:
(1)要耐心倾听请托者所提出的要求。即令你在他述说的半途中即已知道非加以拒绝不可,你都必须凝神听完他的话语。这样做,为的是确切地了解请托的内涵,以及表示对请托者的尊重。
(2)如你无法当场决定接受或拒绝请托,则要明白地告诉请托者你仍要考虑,并确切地指出你所需要的考虑时间,以消除对方误以为你是在以考虑作挡箭牌。
(3)拒绝接受请托的时候,应显示你对请托者的请托已给予庄重的考虑,并显示你已充分了解到这种请托对请托者的重要性。
(4)拒绝接受请托时,你在表情上应和颜悦色。最好多谢请托者能想到你,并略表歉意。切忌过份地表达歉意,以免令对方以为你不够诚挚——因为你如果真的感到那样严重的过意不去,那么你将会设法接受他的请托而不会加以拒绝。
(5)拒绝接受请托时,你除了应显露和颜悦色的表情外,仍应显露坚定的态度。这即是说,不要被请托者说服而打消或修正拒绝的初衷。
(6)拒绝接受请托者,你最好能对请托者指出拒绝的理由。这样做,将有助于维持你跟请托者的原有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请托拒绝都必须附以理由。有时不申诉理由反而会显得真诚。例如你偶而对频频请托的人和颜悦色地说:“真抱歉,这一次我将无法效力,希望你不介意!”,相信不致于产生不良的后果。但是一旦你附以拒绝的理由,则只须重复拒绝,而不应与之争辩。
(7)要令请托者了解,你所拒绝的是他的请托,而不是他本身。这即是说,你的拒绝是对事而不对人的。
(8)拒绝接受请托之后,如有可能你应为请托者提供处理其请托事项的其它可行途径。
(9)切忌通过第三者拒绝某一个人的请托,因为一旦这么做,不仅足以显示你的懦弱,而且在请托者心目中会认为你不够诚挚。
以上九种要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下面举出两个颇为棘手的实例,以观察老练的管理者如何运用拒绝的技巧。
实例一:拒绝接受不善体谅他人而又十分苛刻的上司的要求,通常都被视为极度艰难甚至不可能的事。但是,有些老练的管理者却深谙回拒方法:经常将来自上司的原已过多的工作,按轻重缓急编排办事优先次序表,当上司再提出额外的工作要求时,即展示该优先次序表,以令他决定最新的工作要求在该优先次序表中的恰当位置。这种作法具有三个好处:第一、让上司作主裁决,表示对上司的尊重。第二、行事优先次序表既已排满,则任何额外的工作要求都可能令原有的一部分工作要求无法按原定计划完成,因此除非新的工作要求具高度重要性,否则上司将不得不撤销它或找他人代理。就算新的工作要求具有高度重要性,上司也将不得不撤销或延缓一部分原已指派的工作,以使新的工作要求能被办理。第三、部属若采取这种拒绝方式,将可避免上司误以为他在推卸责任。因此,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拒绝方式。
实例二:来自部属的不合时宜的或不合情理的要求,往往使管理者在拒绝接受时感到为难。譬如在某一个极度繁忙的下午,某一女职员突然要求告假两小时回家,因为家俱店将送一批家俱到家里,她必须回家开门并点收。面对着这种情况,一般无经验的管理者通常会取下面两种对策之一:第一、断然拒绝这种不合时宜的要求,而不理会她的感受;第二、因担心触怒她,或是想充好人而勉强接受她的要求。以上的对策都是不妥的,因为前者将引起主管与部属的磨擦并降低部属的士气,后者将显著地妨碍工作的进度。倘若管理者客观地权衡当时的情况,管理者大概都会同意,管理者在那个时候不应准假。但是,管理者应如何拒绝准假才不致于产生不良后果或使不良后果减至最小呢?以下是一种颇值效法的拒绝方式:
“管理者了解,当贵重的物品运到而无人在家开门,是一件令人担心的事。因此,只要有可能,管理者很愿意准假而让你回家。但问题是,管理者必须在明日之前交货。倘若管理者无法按约定的时间交货,则将丧失一位大主顾。你是管理者的得力助手。不过,管理者倒有个建议。你何不打电话给家俱店,请他们明天下午再送出家俱?到那时管理者已交了货,而管理者可以给你足够的时间回家处理私事。”
当然,以上的答复可能仍然难以令该部属感到完全满意,但是她的主管至少已采用了最好的方式处理这件事。此种方式具有下列五个好处:第一,他郑重其事地考虑她的要求,而非不加思索地一笔抹煞。第二,他向她表示,他了解家俱的输送对她是多么的重要。第三,他耐心地向她解释,何以不准她告假。第四、他令她知道,她是一位得力的助手,这有助于提高她的士气。第五、他为她提供了解决家俱输送问题的其它可行途径。
误区之三:习惯拖延时间
首先,让管理者描绘一下一种典型的拖延事例。某天清晨,张三于上班途中,信誓旦旦地下定决心,一到办公室即着手草拟下年度的部门预算。他很准时地于九点整走进办公室。但他并不立刻从事预算的草拟工作,因为他突然想到不如先将办公桌以及办公室整理一下,以便在进行重要的工作之前为自己提供一个干净与舒适的环境。他总共花了三十分钟的时间,才使办公环境变得有条不紊。他虽然未能按原定计划于九点钟开始工作,但他丝毫不感到后悔,因为三十分钟的清理工作不但已获得显然可见的成就,而且它还有利于以后工作效率的提高。他面露得意神色随手点了一支香烟,稍作休息。此时,他无意中发现报纸上的彩色图片十分吸引人,于是情不自禁地拿起报纸来。等他把报纸放回报架,已经十点钟了。这时他略感不自在,因为他已自食诺言。不过,报纸毕竟是精神食粮,也是沟通媒体,身为企业的部门主管怎能不看报,何况上午不看报,下午或晚上则非补看不可。这样一想,他才稍觉心安。于是他正襟危坐地准备埋头工作。就在这个时候,电话声响了,那是一位顾客的投诉电话。他连解释带赔罪地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才说服对方平息冤气。挂上了电话,他去了洗手间。在回办公室途中,他闻到咖啡的香味。原来另一部门的同事正在享受“上午茶”,他们邀他加入。他心里想,预算的草拟是一件颇费心思的工作,若无清醒的脑筋则难以胜任,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应邀加入,就在那儿言不及义地聊了一阵。回到办公室后,他果然感到精神奕奕,满以为可以开始致力于工作了。可是,一看表,乖乖,已经十点三刻!距离十一点的部门联席会议只剩下十五分钟。他想:反正这么短的时间内也办不了什么事,不如干脆把草拟预算的工作留待明天算了。
许多管理者都因无法免于张三那样的拖延恶习,以致到头来一事无成。
在探讨如何对抗拖延作风之前,先介绍时间管理学者杰克·弗纳所设计的一份“拖延商数测验”以供你作自我评核。
拖延商数测验
请据实选择以下每一个陈述最切合你的答案:
(1)为了避免对棘手的难题采取行动,管理者于是寻找理由和寻找借口。
A.极表同意;B.略表同意;C.略表不同意;D.极表不同意。
(2)为使困难的工作能被执行,对执行者下压力是必要的。
A.极表同意;B.略表同意;C.略表不同意;D.极表不同意。
(3)管理者采取折衷办法以避免或延缓不愉快的事是困难的工作。
A.极表同意;B.略表同意;C.略表不同意;D.极表不同意。
(4)管理者遭遇太多足以妨碍完成重大任务的干扰与危机。
A.极表同意;B.略表同意;C.略表不同意;D.极表不同意。
(5)当被迫从事一项不愉快的决策时,管理者避免直截了当的答复。
A.极表同意;B.略表同意;C.略表不同意;D.极表不同意。
(6)管理者对重要的行动计划的追踪工作不予理会。
A.极表同意;B.略表同意;C.略表不同意;D.极表不同意。
(7)试图令他人为管理者执行不愉快的工作。
A.极表同意;B.略表同意;C.略表不同意;D.极表不同意。
(8)管理者将重要的工作安排在下午处理,或者携回家里,以便在夜晚或周末处理它。
A.极表同意;B.略表同意;C.略表不同意;D.极表不同意。
(9)管理者过分疲劳(或过分紧张、或过分泄气、或太受抑制时),以致无法处理所面对的困难任务。
A.极表同意;B.略表同意;C.略表不同意;D.极表不同意。
(10)在着手处理一件艰难的任务之前,管理者喜欢清除桌上每一个物件。
A.极表同意;B.略表同意;C.略表不同意;D.极表不同意。
评分标准:
每一个“极表同意”给予4分;每一个“略表同意”给予3分;每一个“略表不同意”给予2分;每一个“极表不同意”给予1分。
请按以上评分标准计算你的测验成绩。
杰克·弗纳对测验结果
第二章 哈佛经理时间管理通则
办公促效法
促效法
1.将公司报表文件原稿与资料的纸张统一起来
最近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大多具备便捷的功能,复印机自动送稿(ADF),即为功能之
因此,不必再费事地一张张换稿,一次次按键。即使不在一旁看着,也无所谓,可以大大
的节省人力与时间。
可是,这种精心设计出来的功能,却出人意料的并未受到广泛的应用。其原因之一在于原稿的纸张大小不一。例如,在公司内部报表文件上经常可以发现,文章是用文书处理机打在A4的纸上,而图表资料纸是B4大小。即使只有一张大小不一,自动送稿功能(ADF)的威力,也要大大减小了,因此必须首先统一资料等所有文件的纸张大小,不只是复印上,在各方面都将大大提高效率。
2.单面使用活页纸
从学生时代起,我们就偏爱以活页纸来做笔记。当然,有时也会使用一般的笔记本。不过,从讲究效率的观点来说,活页纸是最佳选择,而且最好只使用活页纸的单面。
或许,这样会令人觉得太浪费,但是以单面使用每一张只记一个项目,即使随着思路起伏随手记下,事后还是能分门别类自由地调整页码,使笔记更加清楚易读。也就是说,必要的时候活页纸可以插换。此外复印时只单面使用,可以免去一张张翻页的麻烦,得以顺利的进行作业。
3.把书架上大套书籍书背向下排置
百科全书类的大套书籍,可以称之为知识的宝库,平常应经常翻阅利用才是。事实上,这类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把大套书籍排上书架时,都要书背向下排置。大套书籍所以被人敬而远之的原因之一,在于难以放在普通的书架上。只要向下排置,就可以解决这个困扰。把书背向下排置时,令书底朝外并在上面写上书名,这么一来就可以随手抽取查阅,不会再有笨重、不便的感觉了。
4.利用百科全书的硬纸盒来收藏,可收一举两得之效
把百科全书排上书架时,应该一定先把硬纸盒取下来,让它“赤裸裸”地排在书架上,其理由是,事先取下硬纸盒,需要时,即可迅速的抽取查阅所需资料。而且取下的硬纸盒另有妙用。
百科全书或全集之类的大套书,一套都有数十册之多,利用这些硬纸盒做“整理盒”,分门别类地收藏明信片、书信等信件资料,实在非常方便,盒子的容量又多,大小又适合放置书信、明信片,所以,按类别或用途分别收藏是最理想不过了。以后检索找寻,自是“手到擒来”。
5.将经常使用的工作用语记号化、简略化
在处理的事务过程中,只要在访客的名片上,简单地写上“人、住、印、档”,然后交给秘书,她就知道该登记客户的姓名、住址、复印名片、夹入名片簿存档。像这样将经济使用的工作用语记号化、简略化,在交待工作的时候,可以不必在口头上一一指示或写字条提醒要点,得以省去不少麻烦。
不只是一般的事务工作,连书信中经常使用的客套话也可加以简略化。例如“悉”表示“来函敬悉”,“祺”表示“敬祝商祺!”等等,如此即可大大的提高拟稿的速度,很快就可以交给秘书去打字。
6.将重要的剪贴资料印成B5大小
很多人都有剪贴报纸、杂志的习惯,不过,如果以此来整理应用资料,未必是提高效率的方法。
例如,把资料贴在剪贴簿上或收集在信封中,在检索的阶段上,这种办法相当不便。在管理者办公室中,剪下的报纸、杂志文章一律要复印,而且利用复印机放大缩小的功能,全部统一成B5大小,这么一来,不但日后容易整理,而且检索工作也会更为轻松愉快。
7.在活页纸的两侧打孔
我们习惯在活页纸的两侧打上二十六个孔,因为想同时对照两种资料时,可随意夹左夹右,资料自然一览无遗。单面使用法的优点是,在这种情况下,将性能发挥到极点。
如果有两侧打孔的活页纸,在装订归档之时,就更加方便,何乐而不为呢?
8.参考书籍在复印出所需资料后,要立刻归位
书架乱七八糟,找一本急需要的书都得花上大半天,当然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书架要以自己的方式随时整理得有条不紊,如此工作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整理的要诀在于——尽快将使用过的书籍归位。
通常,工作前所需的资料,在一本书中顶多占两、三页左右,因此,不管搬出多少本书,应都应只把必要的章节印下来,随即把书籍放回书架上,这么一来,书架才能保持有条不紊,过后也不必为了找寻书籍,而浪费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在整理与检索上,都是非常有效率的,实在是一举两得。
9.编制派得上用场的“专属用书”〖HT5”,5SS〗每个月都要写相当多的稿件。写一、两张稿件,往往就需要查阅好几本参考书,在这种情况下,一本本翻阅查寻,就是有再多的时间也不够用。一般来说,专门书籍大都是厚重一大本,要在这么厚重的书中找出一小段参考资料,真如大海捞针,要浪费不少心力。
因此,从必用的参考文献中,事先印下认为需要的资料,编成一本“专属用书”。先将资料整理成一册,高效率地进行工作。
10.采用高尔夫球记分法,随时随地记下备忘录
喜欢打高尔夫球的人大概都知道,高尔夫球的记分卡上附有铅笔,大小正好可放在上衣口袋,在球赛进行中,无论打到哪,都可立即记下分数。
除了一般的笔记外,也应备有可放在上衣口袋且附铅笔的备忘录,这么一来,即使身边没带公事包,也能立即记下备忘录。很多业务员也都应这样,随身携带笔记簿。如果采用这种方法,随时随地都可迅速地记下备忘录。
11.善用铅笔型橡皮擦
我们在写稿的时候,都使用一种改良式的橡皮擦。普通橡皮擦,都是长方体,不过这种橡皮擦却是圆筒状,并包在笔型的塑胶管内,可像铅笔一样一点一点的推出来使用。它和一般橡皮擦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可以不必再用另外一双手按住纸张,能够像铅笔一般单手使用。
一旦习惯了,就可右手写左手擦双管齐下,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无论插在口袋中或是和铅笔一起随身携带使用,都是十分方便。
12.在抽屉中放置空名片盒,以收藏小东西
大部分的办公桌,都会在抽屉中附上整理小东西用的塑胶,不过这种塑胶盘却不实用,尤其是塑胶盘把抽屉分成上下两部分,下面的空间有时都浪费掉了。
所以就利用空名片盒,来装抽屉里的小东西,由于名片盒的盒盖与盒体大致是同样的规格,纵横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井然有序的小格子,分门别类用来放置邮票、大小回纹针、零钱等小东西,移动很方便。
13.经常备有文具目录
经常在办公室中备有文具目录,对自己来说,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才是真正便于使用的文具,不过由于文具的种类实在太多了,即使到大型的文具专卖店,也不见得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时候如果手头上有一本目录,就能够马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知道正确的商品名称。
想要目录,只要向厂商索取,他们就会寄来,或是向附近的文具店索取一、两年前的旧目录也可以,包括中小型厂商,备有两、三家以上的目录,当然能有效迅速找到适用的文具制品。
14.事先决定文具的“购买库存量”
要提高工作效率,从笔记簿到邮票,复印用纸等的文具用品,永远都不能缺少,必须源源不断的供给,所以彻底地实施文具库存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事先决定“购买库存量”,再根据这个标准加以补充。
15.记下常用文具的商品号码
前面讲过,利用目录来选购文具的方便。此外,管理者还将目录上常用文具的商品号码预先记录下来,这样就不必一张张的翻目录,只要一通电话就可完成订货工作。所谓的商品号码,就是商品的正式名称。只要告诉厂商这个号码,就能够正确且迅速的让对方了解到所需哪一类文具。
例如,如果指名要“XX牌三○一夹”,即指一般的轻便夹,可以需要的数量和颜色来订购,就不会有送错东西的情形发生。比起在店里对老板费劲的描述了老半天:“我要那种方方的,差不多这么大……”这些繁琐的话,却不必能说清情况。
16.期数完整的杂志须编制索引
通常将杂志上必要部分印下来之后,加以舍弃即可,然而,有关自己的专业杂志却是例外,全部一期不漏完完整整的保存下来。
可是有些杂志自从创刊以来,已达几百期,过期杂志已有相当数量。这就要求将每一百期发行一次的“索引”存档,以备必要时加以检索。一般说来,即使收藏完整无缺的杂志,大概也很少有人会特地编制一本“索引”。其实把目录印下稍加整理就成了一本“索引”,日后检索时,能节省不少时间。
17.在书架上为手头正在进行的工作保留一个“专用区”
整理书架时,大概很多人都是根据书籍的内容,而分门别类的排列,有关法律书籍,就应根据内容,例如,“债权法”、“民法”……区分成不同的范围。不过,在书架上为手头正在进行的工作保留一个“专用区”,为特殊书籍提供随时可用的空间。
刚刚开始着手一项新工作时,资料不会太多,但是随着工作的进行,有时资料会一直增加,或是内容发生变化。预先为此保留应用的空间,纵然资料一点一点的增加,也能加以集中整理。
18.把经常使用的文字、数字刻成橡皮印〖HT5”,5SS〗在现代的办公室中,OA机器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不过除了利用这些机器之外,只要稍稍动点脑筋,还是有很多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比如说,利用橡皮印。(年月日印、裁决印、住址姓名印等等各种不同的印章,一应俱全)。
在需要反复书写同样的文字与数字的情况下,如果一一手写,那会耗费许多时间,所以若能将其刻成橡皮印,在处理事务上,便能够省下相当多的时间。即使要多花点钱,但是由于节省手写作业的时间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成本反而降低。
19.夜晚在枕边放一支附灯光的园珠笔,灵感一来可马上记下
躺在床上时,突然灵感一闪,大概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验。的确,有许多绝妙的灵感都是产生于枕边,不过,要是不立刻记下来,到了第二天早上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种情况经常可见。
在枕边备有附有灯光的园珠笔与备忘录,灵感突现时,就可立刻随手记下。这种园珠笔在柄部装有小灯泡,能够照亮笔尖范围,所以不必特地打开电灯,就可以记录。
20.深度太高的书架,只会造成空间与时间的浪费〖HT5”,5SS〗以排列A4大小的书籍来说,书架的深度只要二十一英寸,就绰绰有余了,可是市面上所出售的书架,深度大都高达三十英寸,就这是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书架上,B5大小的书籍只占一半的位置,A5大小的书籍两列直排也还占不满。把书排得太深入,不但拿出不方便,而且也浪费空间,所以为了讲求效率,应测量书架的旋转空间,尽可能的选购尺寸合适的制品。
21.将剪贴资料的印本直接存档
前面谈过,利用印机放大缩小的功能,把剪贴资料一律印成B5大小,这样不仅能够统一纸张的大小,而且可以直接夹在二十六孔活页夹上,方便存档。
如此,不但省去粘贴的麻烦,也不会有日久剥落的现象发生,尤其是资料夹成一册,整齐而不占空间,好像一本书一样。
22.将处理完毕的笔记页要即刻抽出〖HT5”,5SS〗经常使用便于插换的活页笔记,随意把第二天的预定工作和一定要处理的事项记在笔记本之后,将已处理完毕的事项用红笔划掉,而且,在全部事项完成之后,即将这一页从笔记本中抽出移至保存档案。
由于每天反复这个流程,有时候在管理者的笔记本上,还留有一、两年前的笔记页,当然上面记载的全是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么一来,即使是成年累月未解决的事项,也可在笔记本上一目了然,想到的时候,就可对其深思一番,以谋求解决之道。
23.日后还会使用的资料要收到“暂时档案”里
从笔记本抽出已处理完毕的活页纸,或许不会马上用,不过偶而也会有再度派上用场的可能,像这样的资料,要都交给秘书,像平日一样加以复印,自行判断分类归档。但是,并不是马上收到最后分类的活页夹档案中,而是收到“暂时档案”里。
然后,每隔一定时间,就翻阅检查一下秘书的分类有无错误,同时也考证一下当初未判断定夺的资料内容,再将认定有保存必要的资料转移到最后分类的档案中。
24.以不同颜色的活页夹来区别不同内容的档案
保存资料的活页夹有红、蓝、绿、咖啡等等不同的颜色。多年以来我们就使用这种活页夹,到它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因此应想出一套使用方法充分利用。
比如塑胶面的活页夹,专门保存内部业务手册与呈送法院表格文件等等,并按颜色加以区别;而布面的活页夹,则专门保存各种信息资料,同样的也是以颜色加以区分。这么一来,不管活页夹放在哪里,一眼就可看出档案的内容种类。
25.经常备有新的活页纸〖HT5”,5SS〗为新书写稿的时候,要以活页纸做备忘录,一有新点子,马上提笔写下,然后将其保存在专用的活页夹中。
存档时,如果发觉新点子比旧点子更好,就将新的存档,旧的作废。久而久之,活页夹中的资料就会越来越丰富。当然,一个活页夹只能为一本书一个主题所专用,为了能够随时使用新的活页夹,常备有大量的活页纸。
26.使用白色活页纸,日后的整理工作将更方便
有的人认为,根据大项目或主题不同,使用不同颜色的活页纸,分类时将更为简便。但是,最好一律使用白色活页纸,因为本来可以随心所欲大肆使用的活页纸,一旦区别颜色,不但日后分类非常麻烦,而且一一区分颜色也很累人。另外,在复印时,除了彩色复印以外,资料会有不清楚等麻烦。
基于上述的理由,应一律使用白色活页纸。
27.使用二十六孔的活页纸
应一直使用活页式笔记本,而且一律使用二十六孔的活页纸。孔数太少,纸张撕破的危险性高,而且二十六孔是使用率最高的纸张,基于上述的考虑,应选择二十六孔的活页纸。此外,二十六孔的活页纸归档时也非常简便。
当然不只是笔记,连收集杂志、报纸等资料复印本时,也要打上二十六个孔,然后再夹到活页夹上。在活页纸的左右两侧打孔,严格说来,应该是五十二孔才对。
28.使用电动打孔机比较方便
除了活页式笔记本之外,报纸、杂志的剪贴资料也一律复印成B5大小,然后打上二十六个孔,再夹到活页夹上。
以前使用手动式打孔机,但是在数量增多的情况下,打孔实在是件既麻烦又费时的工作。由于经常需要在相当多的资料上打孔,手动式打孔机已经不合用了,一改用电动式打孔机之后,即可节省很多时间。如果必须经常使用打孔机,还是电动式的比较方便省时。29.在活页纸上写上大标题
活页式笔记本都划有标线,其使用方法是,在最上面写上大标题,比如“效率法”之类的大标题,其下写上“收集资料”之类的中标题,接着按照标题分别列出小标或实行中的点子。
如果记载事项无法全部写在一张纸上,则在另一张活页纸上同样的写上大标题、中标题并且按顺序编上号码,这么一来,即使笔记散乱无序,只要看到标题就可以了解其内容。30.在加上新活页纸的同时,顺便做整理淘汰的工作
使用活页式笔记,其最大优点在于能够自由地插换页数,必要时可以重新插入,不要的可以丢弃。这样活页夹中的资料,其正确性与精密度都会增加,并且越来越充实、丰富,这种自由伸缩的优点,正是活页纸的魅力所在。
所以,在活页夹上加上新的活页纸同时,除了插换的页数之外,也顺便浏览一下前后的内容,一发觉有不要的东西即撕下丢弃,借此笔记得以保持精简、易读,而且也可以大幅度地缩短检索时间。
31.呈送出去的书类文件也要做标题和目录
除了时间太过仓促的情况外,在对订约的公司客户提出报告时,一定要在上面附标题和目录,同时也要求部属,在呈送任何书类文件时,都必须规规矩矩地标上标题与目录。
因为标题和目录能够使人在阅读内容之前,对文件的整体观点与主题方向,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乍听之下,似乎令人觉得很麻烦,不过只要想到这项工作不但能缩短他人的工作时间,也能够缩短自己的工作时间,其效果绝对是很好的。
32.写报告时,先将问题列在纸上,事后再一并查阅
在写报告时,即使中途有疑问或不了解之处,只要它不是个影响巨大的问题,可都不致马上去翻查资料或文献,因为或许因此解决了问题,可是却因思考中断浪费时间,反而耽误了工作进度。
所以一旦有必须查阅的事项,可先将其列在纸上,最后再一并去查资料。此外,列在纸上的问题也可以交待他人去查,自己也不必停下手上的工作。
33.写报告或书信时,根据思路先打草稿,然后再加以修改
在工作之中,为杂志写稿、写书信占了相当大的份量,不过毕竟是本行以外的副业,如果不讲求工作效率的话,一定会影响到业务的进度。
要提高写稿的工作效率,必须放松心情,不要战战兢兢地“写千古文章”。如果一开始就想写出完美无缺的作品,终究只会写一字涂一字,写一张撕一张,所以不如随着思路先打个草稿,然后再加以修改。
34.利用业余时间构思文稿
在写稿工作上,构思要费很大的功夫,毫无准备就提笔,往往文思闭塞难以成行,所以在写稿之前,最好在不同的场合,进行构思与草稿的写作。
下了班在公车上,完全不受电话干扰地专心思索,是最适合构思的时段。而且,刚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心情为之一松,往往会产生许多绝妙的灵感。想好了整个结构大纲之后,再用口述录音机和文书处理机,就可以迅速地完成草稿工作。
35.利用文书处理机来输入文稿〖HT5”,5SS〗商业文件也和法律文件一样,有很多都是相同的格式。文书处理机不但能保存已打好的文章,而且还能自由地加以删除、修改。最初虽然不得不多花一点时间来输入,不过为了日后的方便,还是用文书处理机来输入文稿比较理想。
36.文书处理机的磁碟片以一张一个为原则
使用文书处理机时,必须特别注意磁碟片的整理方法。举例来说,原则上一张磁碟片中,只储存一个资料。
磁碟片的容量,因机种而有所不同,不过一张大约可储存多达一本书的资料,因而容易在一张磁碟片中,同时存入各种不同的资料,但是检索时,就非常的麻烦,不太合乎效率原则。
按种类准备不同的磁碟片,不会花太多的钱,就能以易于检索的方式,将存入磁碟片的资料分门别类。
37.以不同颜色的标签来区分不同内容的磁碟片〖HT5”,5SS〗虽然将不同的资料分别存在不同的磁碟之中,不过如果不一一显示屏幕,还是无法了解其内容,这样就失去了分类的意义。为了解决这个缺点,一般应该采用的方法是——在磁碟片上贴彩色标签。举例来说,会计事务所中所采用的分类法是,绿色标签表示“个别专题”,蓝色标签表示“一般专题”,黄色标签表示“各种表格”。按颜色区分之后,如果项目太多,为了使检索资料的使用更加迅速,即可将储存的项目内容做成表单。
38.保存旧磁碟片中的资料,不断使用新磁碟片
和录像带一样,文书处理机的磁碟片可反复使用,因此一张磁碟片往往被使用好几次。且大家都认为,再买新的磁碟片是一种无谓的浪费。
输入资料要花费相当的工夫,如果将其时间成本列入考虑,则长久不用的资料有朝一日也会派上用场,如将其消除反而是一种浪费,所以要在一张磁碟片中存入相关的资料,至于新的资料,就毫不吝惜地输入新的磁碟片中。
39.活页式手册既能插换页数,又能缩短找寻资料的时间
不论到哪里,随身携带一本活页式手册。在下班回家的公车上、就寝之前,突然想到第二天应该继续进行哪些工作,就马上记在手册上。而且,活页式手册可随时增加页数,不要的页数也可任意抽出作废。
40.备忘录上要标明“主题”、“日期”、“出处”
在看书或看电视时,一旦看到想记下的文句,可立刻提笔在B5的活页纸上,记下备忘录。备忘录是分项写下来的,以一页一个项目为原则,至少标明“主题”“日期”、“出处”。如果备忘录上标明主题与日期,事后重读时,即使记得不太完整,但只要回想一下当时的状况,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其内容,而出处则需要详细调查。可供参考之用,备忘录上如果标明这三项,则资料就会越来越有份量。
41.在“单纯作业”时间,利用耳机充实自己
在刚进入机关工作时,在“单纯作业”时间里,最适合利用耳机来充实自己。工作中有复印之类的单纯作业,在复印时间内,可趁机学习语言或准备某项考试,因此可随身携带小型录音机。经由耳朵的刺激,更可提高学习的成效,当然复印的工作也可以不受妨碍地顺利进行。在办公时间就比较不适合了,但在离开座位去做某种单纯作业时,推广这个一举两得的点子是科学的统筹方法。
42.增强工作意念的妙法
将平常该做的事情列成一张表,做好之后就用红笔划掉,因为这么一来,每划掉一项就可确认“这项工作已经完成”,当时心中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即成为下回工作意念的来源。
如此看来似乎没什么意义,不过在工作无甚进展的情况下,多半原因都在于工作流于单调、冗长。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由小作业累积而成的,由于这样很容易造成繁琐,所以可以列表方式来处理。此外,采用这个方式还可免于遗漏某项工作。
43.防止厌倦单调工作的“成功画面思考法”
撰写一本书着实需要有强烈的意志力,但多达数百页的稿纸,虽说用口述录音机或文书处理机之类的文明工具,可达到很高的工作效率,不过,有时候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想到这是完成一本书的必经过程,就会再次提起干劲。重要的是,如果一心只想到眼前单调的工作,不但会心生厌烦,而且工作效率也会一落千丈。试用成功画面思考法,想像计划成功或完成工作时的成就感,是防止这些弊端的方法之一。
44.“悦音”卡带以回转式为佳
很多人在做单调工作时,都习惯听轻音乐(BGM),以集中精神。单调的工作尽可能的交给机器或属下去做,当四周吵得令人无法专心做事时,就可放点轻音乐,听听小河的流水声和小鸟的歌声。也就是说,以“悦音”来对抗噪音,同时,这种卡带最好采用回转式的,这样就可以不必为换卡带而中断手头上的工作。
45.以上的方法处理问题
经常有人发牢骚说,就是因为工作太无聊,所以才无法提高工作效率。一成不变的奉行上司的指示,工作的确不怎么愉快。
同样地,不妨不要理睬别人怎么说,以自己的方式来处理例行公事。
在动脑筋想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工作的当儿,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乐趣,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46.办公桌最理想的状态
对某些人而言,只是外观的整齐,不见得是最方便、顺手的工作环境。主要是,最合乎自己方便的状态,就是“整齐有序的状态。”
47.自己整理办公桌
自己的办公桌一定要自己动手整理,以保持自己最方便使用的状态。如果任由他人多事“收东收西”,等到自己开始工作时,很容易找不到自己所要的东西。
为了保持随手取来,工作顺畅迅速的状况,办公桌上的一切,最好能亲自处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保持在合乎自己使用习惯的状况下。
如果任由他人随便动自己办公桌上的东西,工作效率就会显著下降。
48.过暗或过亮的工作场所都会导致效率低落
当因出差必须投宿旅馆时,可随身携带折叠式的台灯,因为一般旅馆的照明大部分都过暗。光线不足,眼睛容易疲劳,根本没有办法看书;但光线太强,也会造成同样的效果。过暗或过亮的光线都会降低工作与学习的效率。
虽然大家都知道光线所造成的影响,但是真正注意关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经常把工作带回家做的人,最好注意一下家里的照明设备,在过暗的工作场所中工作,往往会事倍功半。
49.台灯要放在左侧
前面提过,办公桌上的摆设,以最合乎自己方便使用的状况为最佳。不过桌上的照明设备却是例外,对惯用右手的人来说,台灯如果不放在左侧,是非常不方便的,因为如果台灯放在右侧,写字时就会受到手影的干扰,无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
而且,这样对眼睛也不好。这虽然是最普通的常识,不过如果桌子左侧靠墙,往往就把台灯移置右侧,请务必遵守“台灯左放”原则。
50.将内容固定的文章格式化
能够统一某种格式的内容,尽可能准备专用的表格,这样一来,即可减少处理的时间与精力。这也可以应用于一般商业业务工作,比如对象不同内容却大同小异的文书,可分别准备不同的基本表格,然后再视情况的需要稍加修改,即可应用,如此可大幅度地缩短工作时间。
51.抽屉整理尽可能细分化
当然,如果不注意整理的话,抽屉越多麻烦也会越多。
抽屉如果不整理得有条不紊的话,实在很难搞清楚那个抽屉中装的是什么东西,所以抽屉的整理尽可能细分化。回纹针、铅笔等等文具用品,自是当然的事,连文件书类也得分门别类地收在不同位置,这样开抽屉找东西时,就可一下子找到。
52.圆珠笔之类的文具,要经常保持在三支以上
一般而言,随身所携带的圆珠笔最好经常保持在三支以上。
这固然是为油墨用完、遗失等临时状况而准备的,不过另有其他用意,比如写字写到一半,就外出办事,把笔忘在桌上,即使如此,也不会有所不便。而回来之后,在中断的状态下,只要有纸有笔,就能马上集中精神继续工作。就连这么一点点小事,也会影响到工作效率。
53.文具用品要放在伸手可及的范围内〖HT5”,5SS〗依各人个性的不同,办公桌上也呈现不同的风貌,有的人不加整理杂乱无章,也有人一丝不苟整理得有条有理,究竟哪一种好,不可一概而论。不过,平常使用的文具用笔虽不一定要放在桌上,但最好尽可能放在手边上。
比如处理文件时,要伸手拿支笔就得特地移动身子或站起来,这样会影响工作的专注。基于此,文具用笔最好放在伸手可及的范围之内,避免些无谓的时间浪费。
54.文具用笔备有三套,分成“家里用”、“办公室用”、“随身用”
备有“家里用”、“办公室用”、“随身用”三套不同的用笔,以便在不同的场所使用。如此一来,随时随地都不会缺少必要的文具用笔。
在家里或上下班的车上看书时,想要在书中重要字句下划线,或想要记下突来的灵感,如果手上随时有笔的话,效率会非常的高。从效率投资的观点来看,三套用笔的花费并不算贵。
55.有玻璃窗的书架效率不佳
如果书籍不能迅速拿出放入,那么书架的价值就会减半,假如能缩短书籍的出入时间,就可能加速工作的进行。从这个观点来看,经常可见的附玻璃窗的书架,就稍有问题了。书架若附有玻璃窗,在拿放书籍之际,就非得开来关去不可。这么短短的空档,累积起来也相当浪费,尤其是经常阅读使用的书籍,拿出放入的次数也多,开开关关的时间更是不容忽视。对提高效率而言,玻璃窗可以说是无用的废物。
56.即使价钱贵一点,也要选用高及天花板的书架
一般来说,在规划房间的空间上,尽可能完全利用地板到天花板之间的空间,可收到很好的空间效率。在选购书架之际,即使多花一点钱,还是可选用高及天花板的尺寸。
在购进新书架之前,要精确地测量放置书架的空间大小,以随时备用的卷尺,量出上、下、左、右、深的尺寸,然后选购大小适合的书架。这么一来,空间有限的办公室就得以彻底利用,达到最高的使用效率。
57.书架上的书籍按内容主题来排列整理
藏书不多的人,根据法律、经济、语言等等一般的书别来整理,大概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一旦各类藏书多达数百册,如果不以一个主题,比如“继承法”之类,来排列整理的话,那么检索就要浪费很多时间,效率实在太低。
58.有计算功能的手表,随时随地都可验算数字
在公车上突然想要计算数字,计算机手表十分方便,不必专门从公文包中,拿出计算机,且对口算心算没有把握时,这种“计算机手表”更能发挥特有的功能。虽然,按键太小不容易操作,但是在这些功能之下,这个缺点不足挂齿。
59.即使贵一点,对电脑处理的投资也要在所不惜
最近市面上电脑的价格急速降低,有不少人除了文书处理机外,还在家里自备传真机、电脑等家庭办公设备,以期提高工作与学习的效率。
只要能够运用自如,对电脑设备的投资,绝对是值得的。
沟通促效法
1.站着开会也能提高开会效率
一般说来,大家似乎都认定开会一定要坐着开,其实,偶而站着开会也是个很好的方法。站着说话,会产生要尽快把话说完的心理作用,令精神集中,很快就可以获得结论,问题一下子就决定了。所以相对而言,那种又臭又长的会议,只是浪费时间而已。目前也有相当多的企业采用这种方法。
2.除了通讯录之外,也要编制“人才录”
任何人都有通讯录,不过除了通讯录之外,最好还编制一本“人才录”,专门记载详细的个人资料。
在人才录上,包括姓名栏全部有十二个项目,详细记录个人的专长、特征、学历背景等等,所以在求才的时候,非常方便。
“人才录”可用硬纸板做成,并用钉针外皮装订成册。
3.与人会面选在书店最适合
与人会面时,如果对方没有不便之处,你可以利用书店做为会面的地点,并且特别指定大书店中你所喜欢的专柜为会面处。在等人的时间中,也可以用来收集信息,一点也不浪费时间。
如果比约定的时间早到,就可以看看杂志或自己喜欢的书,以吸取信息,即使对方迟到,也可有意义地打发时间。只要稍加用心,等人时间就可以变成充实、有意义的时间,而且大书店目标很容易找,可以说是最适当的会面场所。
4.名片的整理
在整理通讯录时,可采用一般的方法,按照姓氏来排列。不过名片方面,就不用要这个方法,而是要分成工作、公司等几个项目来整理。
如此,即使一下子想不起对方的姓名,只要知道对方是“A公司的职员”,仔细找找A公司那一份就可以,此起按姓氏排列,这个方法更容易检索。
此外,整理名片时,不要把名片放在名片盒里,要放在名片簿中,这样较容易翻阅找寻。
5.在“工作手册”上详细记录零散信息
出门办点小事,却不巧赶上拥挤时间,结果白白等了半个多钟头,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只是平常不太会感觉到,其实这些浪费掉的时间,一累积起来,也是相当可观的。
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无谓的浪费,连乍看之下很可笑的琐碎信息,最好也记在“工作手册”上,比如邮局在哪一天哪个时间人最少,或是哪个窗口办事速度最快……,将这些具体的信息记在手册上,办起事来将更为方便、迅速。
6.开会时间要加上尾数,以防止迟到
召集会议时,如果把时间订在“一点”、“两点”,一定会有人迟到。这种几点“整”的时刻,大都会令人感觉这只是个概括性的标准,很容易漫不经心的珊珊来迟。
所以,你尽可能在开会时间加上尾数,如“一点十五分”,这样一来,会令人心生疑惑:“这个时间是不是具有什么特别意义?”因而产生极高的兴致,如此会议就能准时开始。
7.立刻在收到的名片上写“当事人”的资料
对商界人士而言,交换名片似乎是不可缺少的“仪式”。从初次见到的人手中所收到的名片,不要随便乱放,应整理得有条不紊,日后将成为宝贵的个人资料来源。
当与人交换名片后,你可以马上在对方的名片上书写他的专长、兴趣、资历等等,这么一来,要找人才就轻松多了。主要的是,为方便日后利用,先在名片上多加几个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8.与没有时间观念的人约会时,可接着安排另一个约会
约会老是迟到,没有时间观念的人,大多在事情已告一段落之后,仍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即使是事情已谈完,他们也无意离开,仍兴致勃勃地准备畅谈一番。在与这种没有时间观念的人约会时,你可接着又安排另一个约会,并且事前声明:“我两点十五分有约会,我早一点在一点四十分见面吧”!
这么一来,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准时赴约,由于时间有限,会面得以快速地进行。从第二个意义上来说,又可防止时间的浪费。
9.与公司主管会面时,在对方名片上书写秘书小姐的芳名
当你与公司董事高级主管交换名片时,你可以请教对方专任秘书的芳名,趁着记忆犹新,马上写在收到的名片上。
因为在与这种高阶层人物联络时,他们不可能会亲自接电话,通常都经过秘书转接,如果事先晓得秘书的芳名,联络起来自然会顺利多了,而且,借此博得秘书小姐的好印象,对日后的工作自是大有益处。
10.名片上除“个人资料外”,另记录其他资料以加深印象
除了“个人资料”之外,你还可在收到的名片上,书写种种资料,比如一般的“见面日期”、“见面场所”、“介绍人”、“会谈要事”等等,此外出身地和外表特征,也都尽可能地写下来。当然,这些都是人才录上的珍贵资料,同时借此加深对他人的印象,即使是很久不见的人,只要看看名片,脑海中就能够浮现鲜明的印象。
最好在交换名片的当天,就把这些资料全写上去,以免日久忘怀。
11牢记女职员的生日
整体工作能不能顺利进行,关键多半在于女性职员,似乎每家公司都是如此。即使复印一张文件,小姐们肯不肯尽心帮忙,都会影响到工作效率与工作成果,因此很多人对女性职员都特别用心。基于此点最好的方法是记住小姐们的生日,在当天送她们一张生日卡。以小小一张卡片,向她们表示感谢,就算她们平日对你有什么不满,也会一笔勾销。
12.通讯录要采用活页卡片,以便插换追加
通讯录最好是采用活页式卡片,这种活页式通讯录,一张卡片上只登记一个人,所以不管对方搬了几次家,改来改去都不怕没地方可写,换新卡片也是很简单。
此外,还可根据情况的需要,随意插换追加。举例来说,如果“陈大”的后面是“林二”,有一天又认识一个姓“陈三”的人,旧式通讯录一定追加在最后一页,但是这种活页式的通讯录,就可干净利落地把“陈三”插在“陈大”与“林二”之间。
13.贺年卡上的“最新动态”,要马上转记到人才录上
最近贺年卡上的贺辞大部分都是印刷的,顶多在最后一、两行自己再添上几句话,有时候,也会顺便写上个人的最新动态,比如换工作、买房子搬家、通知结婚、添丁报喜等等。
对这些贺年卡上的新信息,你必须仔细筛选,将必要的转记到“人才录”中当事人的卡片上。这些都是人才信息的基础资料,如果遗漏对方搬家的通知,以致于失去联络,于公于私,都无法再发展下去。
14.个人动态的原始资料,要保存一定期间
只要一收到告知搬家、结婚、添丁、死亡等等有关生活变化的书信或明信片,你可将其转记到“人才录”的卡片上。
至于那些信件,则收到盒子里保存一定期间,因为如果马上将原始资料丢弃,就无法对比“人才录”上的记录有无错误,以致于经常发生阴错阳差的现象。为了防止误认或笔误,最好将原始资料保存一定的期间。
15.借着人才录的帮助,即使多年不见的人,也能谈得很融洽
“人才录”是人际关系网中个人资料的档案,其中设有种种项目,比如“姓名栏”、“姓氏索引”、“性别栏”、“出生年月日栏”、“会面栏”、“学历栏”、“职业栏”、“籍贯栏”、“服务地点栏”、“现在通讯处栏”、“家庭栏”、“备考栏”等等
因此,即使与多年不见的人会面,只要事先查看一下人才录上的资料,就可知道对方现在在哪家公司哪个单位担任什么职务、家里有几个人、结婚纪念日是哪一天……,借此彼此不会感到陌生,能很快地熟识起来,相谈甚欢。
16采用名片大小的卡片做通讯录,十分方便
采用名片大小的卡片做活页式的通讯录的方法是,将卡片从上到下分成四行,第一行写家庭的邮递区号、地址、电话号码,第二行写公司的邮递区号、地址、电话号码、传真机号码,第三行写公司名称、单位名称、职衔,第四行写人名或是团体名。
这些资料一目了然,可以说是效率很高的通讯录。市售的通讯录大部分都太小,不像这种自制的通讯录具有充分的填写空位。
17.人才录要以拼音字母加以细致分类字母区分
活页卡片人才录上的索引栏,并不是按现成格式大略地以姓氏分类,而是取其人姓名的前三个字音,填入索引栏。以“林达新”来说,你可在卡片的右上角,写上“L、D、X”三个字,如此一来,在L区之中,还可按1、2、3、4的顺序,加以细分化。(或者,亦可在L之后以男、女行业、地域区分)因而得以缩短找寻的时间,很快找到自己所要的资料。虽然找一个人省不了多少时间,但是在找很多人的情况下,效率可就大有不同。
18.“记号式”通讯录,可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在交待秘书寄贺年卡、问候卡之时省去一一勾名单的麻烦,你可以先在通讯录上加“○”、“△”、“×”、“□”等等记号。“○”表示每年寄卡片的人,“△”表示已寄了好几年却一直没回函暂且予以保留的人,而“×”表示不寄也无所谓的人,此外,“□”表示目前不在国内的人。
将寄卡片的工作交待属下去办,如果采用“记号式”通讯录,那么受命的人就可以顺利进行工作。
19.先将通讯录复印下来,以便进行核对贺年卡的工作
如果你所在单位每年要寄发好几千封的贺年卡与问候卡,如此庞大的数量,很容易发生漏寄的失误,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先将通讯录复印下来,以便进行核对贺年卡的工作。
先将通讯录的姓名栏全部复印下来,把复印名单放在手边,写完卡片后再用橡皮章在名单上盖章,以表示写过。这阶段的工作,你可全部交给秘书去做。你只要在卡片上亲笔加上几句话,并且在先前的复印名单上,再盖个章,以表示确认无误。如此一来,就不会发生漏寄的情形。
20.核对寄发贺年卡名单的橡皮章,可用“已处理”印〖HT5”,5SS〗你单位在如果核对寄发贺年卡的名单上,盖上“已发理”印,就可以防止漏寄的失误,而且,最好是采用不打印台的橡皮章。如果用笔勾记号,其记号的大小与位置很难统一,确认时很容易发生眼睛疲劳等负面现象。还是采用市售大小统一的橡皮章比较快。
21.贺年卡已差不多都收到了,就开始做整理
如果收到没有寄卡片给他的人所寄来的卡片,一般都会马上再补寄一张,因此,过了正月初七之后,还是经常会收到卡片。等贺年卡已收齐,就可将全部的卡片加以整理。
以姓氏拼音字母将全部的卡片重新排列,然后根据通讯录复印名单,查出没有寄卡片给他的人,有必要的话,再补寄一张给他。先前因搬家地址不明以至于没有寄卡片给他的人,如果收到他所寄来的卡片,就要将其新地址转记通讯录上。
22.日期章盖在写有寄件人姓名的那面
一年之中,也许你会收到很多很多的信件,所以,收到时若不好好整理,最后就会乱成一堆,陷入无法整理的状态。
最好的方法是,当天收到的邮件都盖上日期章,而且,一律盖在写有寄件人地址、姓名的那一面,这样不管寄件人的地址、姓名是写在正面或背面,一眼就可以知道收件日期与寄件人姓名,事后就能顺利的进行分类工作。
23.以“请问你有何贵事?”这句话会打断废话太多的电话
在最忙碌的当儿,有人打电话来说了一大堆废话,不由令人暗暗着急,大概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验。
在这种情况之下,最好的方法是以“请问你有何贵事?”来打断对方的话头,以便赶快进入主题。视情况而定,也可以说:“我现在有客人,有事请直说。”几句话就把事情解决。这样或许有些不客气,不过,如果一通电话要浪费数秒到数分钟的时间,长时间累积下来,也是相当可观的,所以,应尽量减少这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24.对付长舌的妙法〖HT5”,5SS〗在这个世界上,有种舌头特别长的人,正事谈完了依然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在这种会谈之中,有时也会意外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可是,如有急事当然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聊天上。
在与长舌的人会面时,你应该根据情况决定“结束会谈的时刻”,并先在手表上设定时间。等到手表响起,你就说:“实在很抱歉,我另外有急事。”借此结束会谈。以这种方法来打断谈话,对方也能够接受。让定时表说出有口难言的“逐客令”。
25.与客户面谈时,请他带份备忘录前来
当客户要约你面谈时,你最好要求对方尽可能带一份重点备忘录前来面谈,因为,即使脑海中很清楚事情的始末,一旦实际用口说出来,还是会有很多不清楚的问题所在。
请客户先大略整理一下要点,比如某月某日发生了什么事,牵涉到继承问题的家属、亲戚……等等,这样就能很快了解客户的情况,得以省下相当的时间。请对方尽可能带一份重点备忘录前来会谈,可说是有效与人会谈的要诀。
26.选择下午时间与人会谈
与人会谈时,有时要迁就对方的方便,不过,你最好还是尽可能约定下午的时间,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占用有效利用的时间。
上午是开始一天工作的时段,指示秘书打字、回信,打电话联络要事等等,这些事情如果都在上午交待好,下午的工作就能很快完成加以检查,可达到很高的工作效率。
而且,一上午埋头于桌上作业,到了下午多少会感到有点疲倦,在这个时候与人会面,正好可以转换一下心情。
27.事先订好会议开始与结束的时间
在召集会议时,最好先决定会议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并通知开会的人员,因为先定下结束时间,会使参加人员产生专心开会的意识,有一扫松懈气氛的功效。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截止效果”。举例来说,因为入学考试每堂只考一小时,考生为在限时内写完考卷,就会集中全副心神专心作答。将这原理应用到会议上,就不会浪费时间与精力。
28.预先通知参加开会的人,会议是逾时不候的
无论做任何事,总有人不守时。比如说两点开会,就有人到了两点十分左右才珊珊而来。如果等到迟到者全来了之后才开始开会,等于使其他准时而来的人都损失十分钟,造成时间大量的浪费。
因此在通知开会时间时,清楚表示会议是逾时不候的,这样,即使参加人员还未到齐就准时开会,迟到的人也无话可说,而且下次也不敢再迟到了。29开会前要求提案者准备书面报告
马拉松会议的原因,都在于事先准备得不够周全。没有审议议题内容的时间,在会场中被要求马上说出结论,任何人都只有瞠目以对的份儿,当然在沉默中浪费不少时间。基于这些,会议的召集人最好事先准备“议题”、“问题要点”、“对策”等等用纸,预先要求提案者提出报告,并将其复印分发给每个人,这样每个问题、观念都一目了然,自能提高会议的效率。
30.对上司做工作报告时,要先打好腹稿〖HT5”,5SS〗在对人传达要事时,若不先整理出条理,就冒然开口,往往都不得要领。尤其是对上司做工作报告,说话结结巴巴,不只浪费时间,更会令上司感到不耐烦,而影响到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评价。
不只是对自己的同事,连对自己家人也是一样,都要“先想好要说的话,才把人叫过来。”而且开口时,要先从结论说起,这样,对方就会知道谈话重点所在,不但不会浪费时间,也比较不会发生误会。
31.好的工作程序要记入工作手册,使新进者也能应用
在做一件工作时,往往必须多方摸索尝试,不过,在尝试的过程中,即使发现新的方法,一旦完成这件工作,有时也会忘了这个妙法,因此,所造成的时间浪费无法估计。
所以,在你所在单位中,如果有人发现效率良好的工作方法,都要记入“工作手册”中,这样这个工作经验就不再为发现者所独有,而且,任何人只要照章行事,一定可以顺利无误地完成工作。
32.“实用工作手册”来自以往的工作经验
不管期望做得多么完整,“工作手册”一定会有所遗漏。一种文件写法虽然已考虑到种种状况,但为了对应特别的情况,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做法。因此明知不够完整,还是编制工作手册,将其当成“试金石”。一旦工作上发生困扰的问题,就立刻追加、修正工作手册的内容。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完成一本“实用工作手册”,任何状况发生都能从中找到最有效率的解决方法。
33.多关心女职员,托以重任
以相当的敬意与关心,来对待共事的女职员是必要的。除了前面提过的生日卡之外,在她们加班工作十分疲累之际,你可以适时地予以嘉勉慰问,或是与她们谈谈私人的烦恼,给予一点建议与帮助。
平日就这样对待女职员,在意想不到的时刻就会得到对方大力相助,比如说临时有急事,对方主动承担下来,很快就完成工作。无论如何,只要获得女性职员的支持,万事都会有所依靠。
34.交待工作时,先说明做法与意图
譬如,在交待秘书订车票时,你不能说:“帮我订购某月某日某号的订位车票。”你最好这么说:“我要在某月某日几点之前到达,请为我订购订位车票。”
若以前者的说法,一旦客满,秘书会说:“已经没座位了。”一句话就了结了,可是若以后者的说法传达自己的意图,她就会问:“您需要的订位已没有,其它车厢的座位可以吗?”
得以灵活的应变处理。在交待工作时,若将意图与做法说明清楚,就能迅速无误地完成工作。
35.想知道交待工作的结果,必须先声明
交待属下办件事,等了好久都不见回复,一问起来,才回答说:“我打算待会儿去向你报告。”这种情况经常可见。为了避免这种“失误”,如果想尽快知道交办工作的结果,你可事先说明。这么一来,即使还有其他事情要办,受托者也会立刻报告工作结果,省得心烦气噪苦苦等候。这样多叮咛一句,不但可以防止浪费时间,且能提高工作效率。36.午休是交换信息的黄金时段〖HT5”,5SS〗如果你利用午休时间,积极与不同行业的朋友会面,和他们边吃饭,边聊天,其乐融融。
这样借机与不同行业的人碰面,可以获得各种信息与知识,非常新鲜有趣。与很久不见的朋友在一起聊天,有时会自其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灵感。这是种宝贵的人际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信息网。
想郑重其事地与朋友见个面,彼此时间往往很难配合,不过,如果选择午餐时间,彼此都比较容易排出时间来。
37.中午与人会餐时,必须先向餐厅订位
午餐时间是与不同行业的朋友,边吃饭边交换信息的绝好机会。不过,由于一般公司的午休时间顶多只有一小时,如果在等人与选择餐厅上浪费太多时间,不用说吃饭就连说话也没有多少时间。
因此,如果你与朋友准备午餐约会,最好先定位。而且,双方都稍早离开办公室,就得以充分利用午餐时间,从容不迫地享受会餐的乐趣。这样,彼此都可以彻底地活用人际关系网。
38.午餐时间错开一小时,就有充裕的时间
一般公司的午休时间,都是十二点到一点。大家都知道,这段时间内每一家餐厅都挤得满满的,晚一点到就得站着等,好不容易有位置坐了,又得等东西送上桌。所以,要想有充裕的时间,最好是把午休时间错开来,改成一点到两点。
错开时间之后,人潮已退,空位增多,不必久候就可以舒舒服服地享用午餐,而且,吃过饭还有时间办点其他事,这个做法好处多多。39会谈时要坐在会议桌椅上
一般的办公室或事务所中,都会在会客室中安置接待访客的沙发,可是,若是公事上的会议,最好不要利用沙发。
沙发坐起来是比较舒服,因而思考力会随之减弱,判断反应就不如平日那般敏捷、正确。
此外沙发通常都附有小茶几,但太小、太低了,除了放茶杯外,根本派不上用场。要提高会议的效率,最好是使用会议桌椅。
40.不会面而布下信息网的要诀
在工作上遇到疑难问题时,最好是通过电话,请教精于此道的行家,如此,比自己去调查还能更迅速地解决问题,而且又容易获得新信息。
当然,想一通电话就得到珍贵信息,平日就必须先布好信息网。而且,一定要与信息网保持密切的关系。所以,对自己来说可能成为信息来源的人,平日就得寄发贺年卡、问候卡等等,以告知自己的近况,这是一项不可疏忽的工作。要保持信息网的活动力,与其时时和对方会面,倒不如采用这种书信往返的方式,大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41.确认会面场所的电话号码
与人会面,但是无法准时到达,先打电话告知对方,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其实倒不如说,约会迟到等于是浪费对方的时间,是非常失礼的事。
不过,如果不知道会面场所的电话号码,就是想联络也没办法。需要时,再特地去查电话号码,又得增加不少麻烦,所以,在与别人会面时,一定先确认会面场所的电话号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像车站剪票口之类无法联络的场所,是不适合做为会面的地点的。
42.夜晚应酬先定下结束时间〖HT5”,5SS〗经常有人说:“夜晚的交际应酬也是业务人员重要的工作之一。”的确,举杯谈笑,缩短彼此的距离,加深交情,自有其业务上的意义。而且,与对方做私人接触,可以了解对方不为人知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展人际关系的层面。
夜晚的交际应酬,确实有其正面的意义,可是,喝了一家再换一家,这种狂歌无度的方式,可真令人不敢恭维。大概有很多人都是以“酒要奉陪到底”为原则,不过,无谓的交际应酬,只是浪费时间而已。这也就是说,事先定下结束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43.单独赴宴更容易扩展人际关系
一般都认为,人多的宴会是最容易扩展人际关系的场所。不过,也有不少人白白放过这种机会,原因之一是,他们都是三五成群去参加宴会,同去的熟人大众聚在一起,只和同伴说话,当然是无法扩展人际关系。
有人则尽可能的单独赴宴,在会场中不仅和熟人在一起,至少也和十五个以上的陌生人谈话。
和五、六十个人谈话也是可能的事,不过,如果认为扩展人际关系若只限于琐碎、表面的谈话,那就不具任何意义了。
44.“只说话而不喝酒的酒会”应对法
交际应酬中,酒是不可缺少的助兴饮料。如果不参加,又恐怕错失珍贵信息;可是,一喝了酒,往往会影响到当晚甚至第二天的工作。对想看书、不想浪费太多个人时间的人来说,经常得面对这种状况。
这里有一个秘诀是,与其喝酒不如说话,喝酒只要表示意思就可以了。宴会之后回到家,依然可以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
45.以“音乐”避免噪音干扰
想专心工作或读书时,四周噪音不绝于耳,弄得人心神散乱,根本无法集中精神。在这种情况下,为使自己能集中精神,最好的方法是,戴耳机听“乐意”,将四周噪音逐出意识之外。
然而,究竟听哪一种“音乐”最有助于集中精神呢?听古典名曲往往会使心情高亢,而收到相反效果,但小溪的潺潺流水声、小鸟的歌唱声等大自然声音,则能安定身心,使人专心工作。
46.把想看的电视节目录下来〖HT5”,5SS〗对于经常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看电视的人,最妙的方法是,先把想着的节目录下来,以后再看。
举例来说,一场电影放映时间如果是两小时的话,扣掉插播广告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九十五分钟左右,把时间花在这些广告上,实在是太可惜了。如果是看录像带的话,不想看的部分就跳过去,而且可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来观赏。
信息促效法
1.以自己喜爱的音乐做闹钟
一早愉快舒畅的醒来,将会大大地提高当天的工作效率,所以,如果不用闹钟,而把自己喜爱的音乐卡带放在录音机中,并设定在起床时间,这也是一种很妙的方法。
这么一来,美妙音乐传出时,就会怀着美梦自然地醒过来。最近,市面上也有出售定时的录音机。花点钱就能使“一日之计在于晨”。有个好的开始,让自己一整天心情愉快,事事顺利。
2.以英语双声播送的节目学习英语
在收看英语双声播放的电视节目时,你可以一只耳朵用耳机听英语,另一只耳朵直接听本国语。因为,这样可以一边收听本国语播放的信息,一边学习英语,就像观赏外国电影时,既能够享有看电影的乐趣,又能够了解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对英语听力有自信的人,在本国语的夹杂下,应当也能专心听懂英语才是。若是没有这种自信的人则可先以同样音量来听,慢慢的再把英语的音量调高。学习语言只要稍稍花点心思,就可以快乐、有效地学习。
3.一卷卡带一个主题,便于检索
当你家里收藏很多很多的卡带,如此之多的卡带该如何去保管收藏呢?一般来说,最好的保管原则是,一个主题一卷卡带。
如果在一卷卡带上,杂七杂八地收录种种不同资料,不但无法分类整理收藏,事后也很难做检索工作。假使以卡带做为信息档案,即使还有多余的带子,还是以一个主题一卷卡带为原则,才能发挥其功效。
4.在挤满人的公车上看书倒不如听录音带
很多人都在上下班的车上看书或看报,当然,这也能够有效地利用时间,不过,在挤得像沙丁鱼似的车上,实在是难以看书或看报。在这种情况下,用耳朵学习的效率最佳,不管车上再怎么挤,一点也不会受到影响。在上下班的公车上,用耳机学习语言或听自己感兴趣的录音带,就能够充分利用上下班的时间。
5.用过的录音带不要重复使用
有人认为,卡式录音带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洗掉重录,多次的反复使用。但是最好不要二次录音,其理由之一是,因为已录下的资料就等于是自己的财产。
平日养成不二次录音的习惯,就不会发生把重要资料洗掉的失误。如果采用这种做法,绝对不必担心会发生种种意外。
6.用十卷装的卡带盒来收藏录音带
在收藏标准大小的录音带时,最好用十卷装的塑胶卡带盒,把卡带装在里面,再放到书架上,当然,要按类分别整理,有条不紊的排列在书架上,举例来说,如果是有关语言的,要按英语、法语等等来分别归类,需要时,就不必在检索上浪费时间。
此外,在卡带上附上标示内容的卡片。在这卡片上,就不只是写上标题,把你认为必要的事也一并写上去。举例来说,如果在一卷录音带上,录两周的节目,也清清楚楚地标示在卡片上。
7.看录像时,可以使用快速回转〖HT5”,5SS〗若谈起前面提过的,以快速回转看录下来的电视节目,大概会有很多人以为,那些跳过不看的部分都是插播广告,不过,不插播广告的NHP节目你也可以“跳看”。
举例说,当你观赏“NHK专辑”,即使是水准很高的节目,重要的部分也不会太多,拖泥带水的场景经常可见,所以,这些部分你可以很快地跳过去。如此一来,一小时的节目也能缩短到二十分钟左右,其效率实在是一级棒。
8.袖珍卡带最适合录语言节目
卡式录音带由于体积小,外形统一,比起书籍来,较不占空间,在收藏上比较方便。其中,有一种袖珍型卡带,只有标准带的四分之一大,一个大抽屉收藏几百卷,是绰绰有余的。在连续收录语言节目时,要想成立属于自己的卡带图书馆,再没有比使用袖珍型卡带更理想的了。
不过,如果不在卡带上标明内容,充分做好分类整理的工作,在检索上就很费工夫,所以,这一点必须特别注意。
9.不断看电视,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业务人员打发假日的方式,大多是“睡觉”和“看电视”。的确,在电视机前睡觉,很容易无所事事地度过一天。
只要打开电视,往往都会接连不断地看下去,因此电视常被视为影响孩子功课的最大敌人。对大人来说,不断的看电视,也会造成一样的后果。前面提过,你可以把电视节目录下来看,即使做不到这个程度,只要控制电视机的收视,也能避免浪费时间。
10.利用睡眠学习机
有一种睡眠学习机,是在枕头下放置一个录音机,使人可以一边睡觉一边听音乐或语言录音带。在听力学习工具上,这是非常有力的“秘密武器”。当你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语言的时候,可使用睡眠学习机来听录音带,从而有效利用时间。
11.早上只要在床上思考五分钟
早上你可以在床上看书,尤其是学习语言之际,虽然早上已经醒来了,仍会躺在床上收听英语广播讲座。即使头脑依然睡意朦胧,耳朵只要不断地接受广播的刺激,在提高语言能力上,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样一边睡觉,也能够一边思考许多事情。
即使不学语言或读书,也可以每天早上在床上思考五分钟,想想要用什么方式来进行今天的工作。只要想一下,即可提高当天的工作效率,床上的五分钟可以相当于一、两小时的效用。
12.与转接电话的人先定下“暗号”
在转接电话时,如果对方指名要找的人正在接电话或会客,以至于无法接听电话的情况非常多,像一些重要人物或是难以联络得上的对象,恐怕会因此错失接触的机会。
所以,如果你和秘书之间定有“暗号”,尽量培养彼此的默契。举例来说,如果你在秘书送来的纸条上写“W7”,即表示“七分钟之后,立即回电话。”借此,即使是接听别的电话,也不会令任何一方久候,且能够迅速应对处理。
13.与对方约好回电的时间
电话中事情谈到一半时,对方说:“一会儿再给你回电。”这种情况常常会发生。可是,这个“一会儿”可是很难预料!有时以为对方会马上打来,而苦苦等候着,不料竟拖到第二天才打过来。
因此,特别是在想尽快得知情况时,你最好先与对方约好回电时间。这样,对方就不会七拖八拖,而你也不必苦苦等候,既浪费时间,又不敢随便外出离开。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做法,不过,很意外的,好像很少有人能彻底奉行。
14.采用有监听功能的电话
打电话找人时,通常对方都不会马上来听,而要“稍等一下!”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人都是拿着话筒,一直到对方来接听,这里有一个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电话的监听功能,在电话扬声器传来对方的声音之前,你可以专心做别的工作。因为拿着话筒呆呆的等着对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再打过来,这完全是浪费时间。商业电话具有许多优良的功能,要积极加以利用才是。
15.使用无线电话
有点小事打电话找人,在转接的空档或者对方去找资料的时候,拿着话筒等待的情况很多。如果是普通的电话,在等候时即使想做其他事,由于电话线的缘故,行动范围总限于半径一米之内,再怎么也无法有效利用等待的空档。
所以,要有效地利用等电话的时间,最方便的莫过于使用无线电话。这样,可以拿着电话,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当然也能够到书架找资料,或是记下备忘录。
16.使用计时计费的电话
各企业公司在裁减经费时,首先应当整顿的就是电话。的确,长时间通话不但浪费时间,电话费也相当惊人。但是,节制电话若只是嘴上说说,根本收不到效果。
因此,采用计时计费的电话,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样,在打长途电话之际,眼看计费表不断往上跳,即使不愿意也不得不警觉到通话时间太长,自然而然就会少说废话,而达到同时节省时间与金钱的目的。
17留话请接电话的人代为转达
为了顺利处理电话,你可以编制一本应对电话的手册。其中有一条原则是,打电话找人,即使对方不在,也要向接电话的人表明联络的目的,并请代为转达。
通常,如果对方不在,不是说:“我再打来。”就是说:“能不能请他回电话。”然后就挂断电话,其实,大多数事情都不一定非得直接告诉当事人,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苦苦等待和对方亲自说话,往往要浪费很多时间,致使工作效率不佳,而且如果是非常紧急的事,先令接电话的人了解个中情况,他也会十分热心代为联络,以尽快找到对方。
18.在电话答录机留话,要说明打电话的目的
有些人一听到对方是以电话答录机留话,就只说:“我是某某人,我再打电话来。”就立刻挂上电话。而有时候,即使留话,也没有交待好重点,以致对方回家后根本不清楚事情的原委,所以,对方只好再打电话来询问,结果又得再说一遍,造成双方时间的浪费。在碰到对方是以电话答录机留话时,你最好是清清楚楚地交待打电话的日期、时间、事情的要点、什么时候可以与你联络得上及其他一时之间可以想到的细节等等。如此一来,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顺便整理问题,真可谓一举两得。
19.把电话答录机当做“备忘录”使用
电话答录机的最大功能在于——在自己出外时,也能确认留话的内容。不过,如果换另一种使用方法,也可以当做自己的“备忘录”。
举例来说,你在家里看报时,从广告上发现一本好书,就可以打电话到办公室,在电话答录机上留话:“请顺便帮我买一本书,书名是……。”这样,你的同事外出时,就会顺便帮你买回来。此外,一旦突然想到什么好点子,也可以先录在电话答录机上,事后再加以审核。把电话答录机当做“备忘录”使用,甚为方便。
20.利用“电话答录机”〖HT5”,5SS〗以前电视上有部威士忌广告,为了安心享用美酒,而把电话收到冰箱的冷冻库。实际上,在埋头于重要工作之时,突然受到电话干扰而中断,工作效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把话筒拿起来,使别人打不进来,确实可以因此而免除这些干扰,可是,万一有重要的电话也接不到,往往因而耽误要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电话答录机。对忙碌而无暇接电话的人,可以每隔一定时间就听听来电的留话内容,马上回电给对方,这样就不会有失礼之处。
21.电话接通后先报上自己姓名〖HT5”,5SS〗拨错号码的电话,只会令人感到莫名其妙而已,要是开始双方都没发觉到,等彼此说上好半天才知道打错电话,不只造成时间的浪费,而且,也会弄得心情格外烦躁不安。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只要电话一接通,你可以先报上自己的姓名,这样,如果打错电话,对方就会马上察觉到。此外,尽早主动提起对方的姓名、事情内容,即使对方先前没注意到,至此也会知道打错了电话,因而减少时间上的浪费。懂得打电话的要领,可使电话使用的效率大大提高。
22.电话要放在桌子的左边
电话放在桌子的左边是最好的,理由是,这样可以用左手接电话,使惯用的右手永远保持自由的状态。同时,也可以一边用左手拿话筒,一边用右手提笔干别的工作,这时候如果电话放在桌子的左边,就不必特地放下右手的笔,去拿话筒。
此外,在桌子的右上方要准备备忘纸,以便在接电话时能马上记下备忘录。只要在细节上多用点心,将有助于工作的持续进行。放置电话的位置,也会对工作的流程造成影响。23.先以对讲机来应对访客
对讲机最大的功用,就是能够先查问身份不明的人,由于它不必直接与访客面对面,却能够以声音应对,对打发推销员,确实非常方便。在假日时,你可充分利用对讲机的优点。
举例来说,在对付推销员时,一旦面对面,就很难加以拒绝,非得容忍对方喋喋不休的推销轰炸不可,如果利用对讲机的话,以一句“家里还有”,马上可以回绝掉,这样就可以避免浪费时间。
24.电话备忘录须分类记载
当经常有很多公司来电向你请教内容广泛的问题时,如一律将其记在一张纸上,事后一定还要再抄一遍,以便分类,这样就得多一次麻烦,工作效率很低。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妙的方法是按类将对方的问题一一写在不同的活页纸上,如此,不但事后容易整理,而且也不会发生“遗漏”的情形。
25.留言条上一定要写5W
若以基本的5W——“何时”、“何人”、“何事”、“何处”、“怎么做”来写留言条的话,就不会浪费许多无谓的时间。
在前面提过,你自编的电话时应对照手册中规定,为了谨慎起见,一定要一字不漏地询问对方这五个基本问题,并且依照一定顺序,将其写在留言条上,所以,在任何的情况下,都不必再找接电话的人问一遍,只要看留言条就能处理事情。
26.随身携带口述录音机
作家边走边构思小说情节,科学家在散步时获得发明灵感,这类故事经常可闻。走路确实有刺激灵感、引发文思的功效。不过,走路中即使冒出灵感来,或在拥挤的人群中,想提笔加以记录实在是很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随身携带小型口述录音机,就可以解决困难了。这种机器由于操作方便,可以边走路边把灵感录下来,而且,也可以放在口袋中,最适合随身携带。
27.以自创记忆记下电话号码〖HT5”,5SS〗百位数的数字,要想在十分钟内记下来,你可以应用“有意义的东西比无意义的东西,更容易进入脑海中”的记忆原理,在无意义的数字上,加以有意义的记忆线索。举例来说,把“六一六七八六七”想成“溜一溜,去吧溜去。”就可以很快记住。
这种变无意义为有意义的记忆法,经常被用来记忆数字,利用这种方法,尽量将工作上用得到的电话号码记下来,要联络事情时就省得再翻电话簿。
27.出差时先订好联络时间
出差时,电话联络也是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有时是出差人要对公司进行联络,有时是公司要对出差人进行联络,但是,有时从排满的行程中抽出时间,特地打电话回公司,但联络对象却不在,即使打通电话,连一点简单的联络事项也无法传达。
在出差之前,你可根据行程,预先定好联络时间及负责接听的人。这么一来,当你不在时,所有电话与必须和你联络的事,全交由专人处理,就不会发生失误的情况,而且打电话所交待的事,也能确实传达下去。
28.没时间看书的人,请别人代为录音
最近除了音乐之外,连诗词、小说、演讲、讲义、精神安定法等等实用的内容,也以卡带的形式销售。这是充分利用这种以“耳”为主的信息收集工具。因为“听”与“读”不同,能够同时并行其他的工作,而达到很高的时间效率。
忙得没时间看书的人,可以请家人代为录音,然后自己再用“耳”来读。如此一来,任何时候也可以读书,得以更有效的利用时间。
29.电话号码要记上随身手册
必要的信息并不是都可以随身携带。无时无刻都在起伏变化的股市行情,堪称是个特别的代表。这时候,电话服务就可以发挥很大的功用,所以,你最好在随身手册上,都记有电话服务的号码。
大概有很多人都认为:“光靠电话无法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其实,目前许多信息都可以由电话咨询获得。打通电话就可以提供信息的电话服务,可以说是高效率的商业伙伴。30.ICRT的新闻节目最适合短时间学习英语
一定有很多人都收听ICRT(国际社区电台)的广播节目,以收集英语信息和学习英语。不过,漫无计划的收听,不见得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
因此,值得推荐的是,ICRT的新闻节目,从国际大事到当地报导,节目中一概具全。在深夜时刻,还会播放国际新闻,也就是说,ICRT经常播放实用性英语,只要在固定的时间收听这个节目,就可以在短时间中学习英语且不断获得英语信息。
31.采用英语双声播放训练自己的听力
由于工作忙碌,平日你可以很少顾及家庭;但是,在假日中,你最好尽可能和孩子在一起看电视,以培养亲子之间的感情。
在电视节目中,若你的孩子最喜欢看外国动画片,这些外国动画片大多以英语双声播放,所以在观赏影片时,你最好让孩子听本国语,而自己坐在旁边戴上耳机听英语。这样既可以培养亲子之间的感情,又可以同时训练自己的英语听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31.想学习艰涩的科目时,从电视“讲座”着手〖HT5”,5SS〗非得从自己感到棘手的范围收集信息时,任何人都会陷入烦躁的情绪中,但是,只要有了好的开始,会不再感到棘手。
举例来说,从电视上的各种讲座开始着手,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由于电视讲座经过精心设计,采用浅显、有趣的讲解方式,以使一般人都能够了解、接受,所以,即使是棘手的问题,也能轻而易举地进入情况,亦充分地利用视听感官,好好吸收信息。电视上的“预习”工夫,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看书的效果。
32.把电影录音下来,可达到学习与娱乐的目的
当放映没有翻译字幕的电影时,你可以带着录音机进去,把电影全部录音下来。观赏没有翻译字幕的电影,也能够大概了解情节内容,看完回家之后,可以再听录音带训练自己的听力。
由于观赏没有翻译字幕的电影,必须全神贯注地注视银幕上的动作,得以发现以前所忽略的地方,最适合用来做为同时达到学习与娱乐之目的的方法。
□通勤促效法
1.把手表朝向手腕内侧
一般说来,男性都习惯把手表朝向手腕的外侧,而女性则朝向手腕的内侧。
但是,这不必拘泥于习惯。举例来说,如果把手表朝向手腕内侧,站在车上看书时,只要稍稍瞄一眼,就可以知道时间。
除此之外,在与人会面礼貌上不便公然看手表的场合上,也可以若无其事地看手表。虽然只是小事一件,只要稍加注意确切实行,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方便之处。
2.把手表闹铃定在下车的前几分钟
在车上看书或看资料时,由于心中挂记着下车时间,往往无法专心,如果,先把手表闹铃定在下车的前三分钟,就可以安心地全神贯注在书上或资料上,而且,感到疲倦时,也可以安心休息,不必担心坐过站。
在每天上下班通勤时,倒不必如此煞费周折,不过,在出差时,且准备好商谈所必要的资料之后,就可以用这个方法安心的休息。此外,在有效的利用换车等零碎的时间上,这也是个十分方便的方法。
3.车内的挂钩处,可以暂且权充“书房”
在市区中,有不少人在通勤上花费两、三个小时,这段时间也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在搭车时,你可以尽量站在最靠近挂钩之处。
挂钩附近和车厢中间不一样,很少有人挤在一起。或站在这里,所以可以安心地看书读报。如果连那里也进不去,在车门与座位之间还有大约三十英寸左右的空间,可以做为自己的“特别座”。把自己塞在这里面对座位,空间正好可容纳一个人看书因此可以把车子权充“书房”。
4.在车上记备忘录,使用铅笔最理想
出门在外要记备忘录时,铅笔用起来实在非常方便。
铅笔的优点在于,写错或不要之处可以马上加以修正,所以,在车内记下突现的灵感,使用铅笔是最理想不过的;而且,也不必把笔套取下套上的,随意插在口袋上也不会弄脏衣服,这也是铅笔的优点之一。
5.养成通勤时间查看手册的习惯
每天上班后,你首先要做的是,进行重要的电话联络,交待属下工作,然后大致看一下留言条,再按顺序处理预定的工作。如果缺乏这个程序,对你的属下来说,会浪费很多时间,正因为如此,决定工作的程序才是你的例行工作。
你最好利用通勤时间查看手册中的预定工作栏。早上,确认一下当天的预定工作,决定如何去做,晚上,则一边检查当天有没有未完成的工作,一边考虑明天的预定工作。每天花个五分钟到十分钟,稍稍想一下,工作的进展速度将大大的提高。
6.提早一小时上班
在通勤车上,即使想好好地看报收集信息,若在挤得像沙子丁鱼似的车上,动都无法动一下,想要看报简直是难如登天。大都市早上的拥挤状态,大概是在八点到九点之间达到高峰。如果错开这一小时的时间,就不会这么拥挤。
比起提早一小时,晚一小时的效率反而比较好,不过,无法这么做的话,比平常早一小时上班,也是个很好的方法。因为,如果错开时段上班,如果运气好的话,不但有位置坐,而且可以看书、写笔记。
7.用档案夹做垫板
在车上看资料时,经常需要在上面写东西,这时,如果公事包内备有档案夹,可当做垫板使用,实在是再好不过。
档案夹有布袋、纸制、塑胶制的,不过,不论哪一种,其封面一定都是硬硬的,拿来做垫板,是最适合不过的。把档案夹的背面朝前放在膝上,在其上面写东西。如果里面的资料太少,档案夹的表面会稍微有点斜。这样摆的话,就会保持平平的。如此一来,在摇晃不定的车上,也可以安然的写东西了。
8.多花点时间,也要选换车次数少的路线
外出时,如果有好几条通往目的地的路线,似乎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时间最短的路线,但是,从积极利用车上时间的观点来看,还是尽可能的选择换车次数少的路线为好。
在车上,可以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不过,要是换车次数太多,三番两次打断看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9.一星期中要去好几趟的地方,最好购买月票
当你因公经常要往返于某地与某地时,最好是购买些地方的月票,因为这样能省掉一次次买票的麻烦,实在值得。即使从费用上来说,加上省时的优点,一星期中只要用上三次左右,买月票反而比一次次买票更划算。
10.搭火车不预先购票,是种浪费
业务人员搭火车出差的机会非常多,很多人都认为,出差时预先购票,是很浪费的。其实,情况刚好相反,不预购车票才是大大的浪费。
要是没预购车票,为了车票就得早早到售票口排队,万一没位置,就得买“自愿无座”的车票,一路站到底,在车上就无法看书、写字,这种情况相当多。若把这些时间成本列入考虑,即使多花点钱,预购车票也称不上是奢侈。
11.一卡在手,方便行事
对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人而言,电话卡是随身必备品。正如前面所提过的,即使是偶而才去一次的地方,如果考虑时间上的损失,你也可随身备有一张电话卡,免得打电话时受到铜板的限制。所以一卡在手,行事方便。
12.把常去地方的地图复印下来,予以归档
在你所在公司中,若你经常被派到其他公司办事,这时若是第一次去的地方,把地图复印下来,标出目的所在,并在旁边空白处写上名称、电话号码、负责单位、营业时间等资料,交给属下随身带去,只要按图索骥,就一定不会迷路。
办完事之后,就用不着这张地图,不过,为了供以后其他人使用,仍将其收回并予归档保存,如此,即使是新来的实习生,只要交给他这张地图,马上就能够前往目的场所。13.初次前往的地点,行前必须从地图确认其所在位置
初次前往的地点,你一定要先从地图确认其所在位置。举例来说,在打电话向对方问路时,也先预备好地图,不忘在视觉上加以明白的确认。
此外,有些街道号码的编法,连当地的邮差也会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所以,光靠地址想要找到地点,往往都要比预期花上更大的功夫。在离开公司之前,你可先了解一下大概的位置,其他细节在月台等车的时候,再仔细的慢慢研究。
这样,既不会浪费时间,且八方地理也尽在你胸中。
14.在地图上作标记去过一次的地方,要在地图上书写相关资料,以方便再次前往。
如果地图上没有标出目的场所的位置所在,去过一次之后就将其位置标在地图上。此外,要是找到一家书店,若你认为与人在此地会面十分方便,也将其标在地图上。
除此之外,对方的电话号码及届时必要的资料等也都全部写上去。这么一来,一年之后这张地图就成为内容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来源。
15.随身携带口袋地图,走遍天下
经常在公事包中放一本口袋地图,随身携带,必要时复印一份带去也可以。为什么要随身带着一本地图呢?只要实际试试,就可以体会出其中的方便,如果临时想造访附近的朋友,虽然知道地址,却不知道怎么走……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手中有本地图,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
赴外地出差时,也可带着当地地图,而且,在路上就根据地图来确认目的位置。再次前往时,就非常清楚,办起事来也十分方便。
16.自制一张“用功地图”
对于你常去的地方,你可仔细查看周围的环境,以了解附近有什么可供读书、工作的安静的公共场所。实际上,也有人自制一张常去的地方的简图,以便随身携带。
例如,一个学生,他自制一张家里与打工地点周围环境的简图,并标出咖啡店、图书馆、公园等等公共场所所在位置。甚至按目的的不同,以不同颜色的色笔来标示,比如在这个公园学语言,在那个图书馆写报告。如果手中有一张自制“用功地图”,一定能够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17.预先准备大车站的站内地图
大都市的终点车站与地方上搭乘新干线的大车站,光在站内走动,就要花不少时间。所以,在必须前往这类大车站搭车时,最好利用口袋地图以及杂志上撕下来的“站内地图”。在出门之前,先弄清楚售票处、前往搭车月台的路线、方便换车的乘车位置。这么一来,可以把走错地方所造成的时间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而得以从容不迫悠然而行。18.自制一张常搭班车的时刻表
由于加班、应酬的关系,早上搭固定班车上班的人,回家却不一定如此。去到车站,车子老不来,换车不顺利,在月台上苦等几十分钟,弄得人心烦气躁,大概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验。
除了现成的时刻表之外,你还可自制一张常搭班车的时刻表,夹在手册之中,上面清楚地写着换车的班次。借此,只要在开车之前赶到即可,得以把时间用来专心工作,不必浪费在等车时间上。
19.准备一张市内地区
在你所在的公司中可挂一张大型地图,在这张地图上,清楚地标明着每一家商店的名称,那里有什么店、邮局在哪里,一看就知道。
尤其是,如果有一张这种地图,显示住宅或公司附近半径一公里内的周围环境,将会非常的方便。例如,出门买文具之时,只要看一看地图,就可以知道最近的文具店在哪里。20.在回家的车上看英文报纸
在练习英文阅读能力之际,你最好选用在回家的车上看英文报纸。
同一天的报纸,即使有中文版与英文版之分,大体上的结构还是一样的,而且刊载的内容大同小异。也就是说,早上看中文版所得的消息变成一种“预习”,帮助了解英文报纸的内容(指国际新闻而言)。即使每天只阅读同一专栏的文章,也是一种很好的练习,能够提高自己英文的阅读能力。
21.假日外出时,最好散步去
很多人假日到附近办点事,也要开车去。其实,值得提倡的是,你最好是走路或骑自行车去。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平日运动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开车去反而容易造成行动上的不便。
举例来说,在外出的当儿,冒出一个灵感,为了进一步研究灵感的可行性,打算顺便去书店找些资料,可是开着车出去,就担心找不到停车位,结果感到十分麻烦,干脆打消这个念头,直行而过,这种情况非常多。如果走路或骑自行车出去,“绕道而去”是轻而易举的事,也正因为这样,假日外出时,最好是散步去。
22.出门一趟要多办几件事
在电话与传真机十分普遍的现代,有时还得亲自出门一趟,像交接重要文件之类的工作就是如此。由于出门拜访客户要花上相当工夫与时间,如果一趟只办一件事的话,未免太浪费时间了。
所以,当你在派人前往收送文件时,可先确认有没有其他要收送的东西,然后交待一并处理,这样回来之后,才不会又为了要收什么东西,再跑第二趟。去一趟办好几件事,自然能提高工作效率。
23.准备些可在等待中做的工作
大家都知道,去银行或行政机关,即使只存笔钱,从文件送入窗口到处理完毕,仍要花上相当时间,既然如此,为什么很多人都一脸不耐烦地在柜台前等待?如果预先准备一些工作,等待的时间就不会浪费了,一样可以有效地加以利用。
比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先送出必须处理的文件,在处理完毕之前,先以电话处理好事情,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就可以看看预先准备的书报杂志,比起不耐烦地等待着,这样更合乎效率原则。
24.按目的详细区分“用功地图”
由于工作的空档时间,你可以利用你所在公司附近的公共场所,好好地看书或查资料。正如前面所提过的,为此你脑中已清楚地印上一张有关周围环境的“用功地图”,而且不单按目的大致区分,还更深入地细分化。
举例来说,用来完成文件的场所不只一个,如果是与外国有关的文件,就去外贸协会,如果是以地方报纸为资料的文件,就去图书馆。
25.先拟好采购单,可防止漏买必要东西
许多家庭主妇去超级市场购物时,都会先拟一张采购单。先拟好采购单,可以防止漏买必要东西,以免饭做到一半,突然发现忘了买某样材料,又得慌慌张张跑出去买,增加无谓的麻烦。
第三章 哈佛经理时间管理方案
一、“钟表时间”时代结束
“钟表时间”就是根据钟表所显示物理的、几何的时间。这如同一条直线,在本质上是没
没有深意的。一个人如果固执“钟表时间”,一生便只是规规矩矩移动的钟表一般罢了。但若能
将此舍弃,便另外拥有无从估计的另一种时间。
从“管理时间”到“运用时间”
“管理时间”的想法,在工商业社会里已经十分普及,对于工商界人士而言,也是耳熟能详的。
“每个人都平等地拥有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这种平等拥有的时间,要如何确实有效地利用呢?这就是管理时间的基本课题。所谓管理时间,便是时间的P、D、S(计划、时期、观察)。
管理时间是为了以高明的方法活用时间,但在执行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问题。试列举出可想见的几点:①如何运用这被赋予的时间为其终始。②如何突破“钟表时间”。③只把时间当成是度量的一种而把它形式化。④不关心时间“量”的价值。⑤缺乏思想和理论的根据。⑥忽视时间的人性面。⑦无法分清生活和生命的关系。⑧无自管理者观点而人云亦云。⑨缺乏全盘的设想。⑩鸡蛋里挑骨头似的。克服这样的障碍,把生活与时间结合,才能充实工作、充分休闲和丰富人生,这才算是有效“运用时间”。
如何运用时间应有下列几点心理准备:
(1)在时间的运用上,不认为时间是被赋予的,相反的,要创造时间而予以扩张运用。
(2)运用时间在其思想和理论作为基准,以考虑到时间的问题及其运用技术。
(3)对人类而言,生活、时间之间以及生命和时间之间,应该予以充分地了解。
(4)运用、争取时间,将时间转变成自己的而加以活用。
(5)以增加、创造时间价值为目标。
(6)应用时间和个人的能力展现是平行问题。能有效运用时间的人也就是有能力的人。
(7)运用时间时要重视“TPH”(时间哲学)、“LPH”(人生哲学)、“LD&P”(人生设计)等。当然,掌握与运用时间并不只是关系到单纯的自管理者。在工作和日常生活当中,也都有其适应之道。
(8)管理时间和运用时间是一体两面的。
你的时间是死的吗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
毫无目的地看电视或阅读杂志,总觉得无意义,但仍继续地看(读)下去。就连广告也全
看(读)了。直到夜深,变得身心疲劳,才抱着棉被入睡。但是,第二天又重复着同样的事情…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重复做这样的事,或是几个小时,或是瞬间,但其后回想起来,感觉非常空虚。
时间的死亡,事实上就是这个时候。如果时间有生命的话,你应该听得见时间临死前呻吟的声音。这不单只是比喻,时间真的也有生命,时间的死亡一点也不是不可思议的。
不仅如此,在管理者的人生当中,让时间流失、死亡的状况,是出乎意料地多。因人而异,这种状态会持续几天几夜,有时甚至到几年、几十年。因为时间是眼睛看不到的东西,人们无从察觉,而想到的时候,就会深觉可怕。
□ 当时间“死亡”的时候
时间到底在哪个时候、哪种场合死去呢?在此试将典型的例子尽量列举如下:
①对于未来没有梦想和目标;②每天毫无目的地生活;③一切毫不在意;④感觉不到生活的充实、成长和幸福;⑤不具感性、欲望与热情;⑥精神无法活泼地运作,宛如死水一般;
⑦无法产生新的思考或创意;⑧对现状没有改变的欲想;⑨没有自己想要创造的冲动;⑩时常处于后悔或遭受挫折、绝望、无力感的情况;11丧失自信;12感到自己的心理或身体患病了,甚至有崩溃的感觉;13时常受任性或一时冲动的支配;14感到是在被流放的情形下生活;15顺着对方的说法行动;16和酒肉朋友来往,被他们牵着鼻子走;17过度沉迷于快活和游乐中;18做坏事或耽于坏习惯;19持续妨碍健康的规律生活;20每天的生活就是昨日的延续,毫无变化或起伏;21假日或闲暇时,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做,只是呆然着;22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地游玩;23始终和同样的成员做着同一形式的交际;24千篇一律地与人交往、千篇一律地行动;25千篇一律地阅读杂志、图书和无节制地饮酒;26只因为责任所在而与讨厌的人来往;27完全不投机的人际关系。对对方采取不关心、不置可否的态度。由于空虚而令人感到受不了的沉默;28埋没在工作之中,以致失去自管理者;29每天在公司里重复着同样的工作;30只是义务感使然地做工作;31无意识地完成被赋于的工作;32毫无所思地机械性地工作;33工作之中没有创意;34工作或人际关系中,常感到痛苦;35工作或人际关系中,划地自限,或者采取逃避的态度。时间死亡的时候,人的精神活动也随之停止,人的成长会停止、甚至退步。时间的死,会对人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而使它
衰弱;而且管理者常常有陷入这种状态的危险,这一点,确实令人害怕。
时间死亡的背后,每个人都潜在着根源性的问题或原因。例如:
生活意义丧失。
欲望薄弱,思想不活泼。
(3)埋没在工作或人际关系的被动状态里。
因此,追求时间,就是追究这些问题或原因,由正视这些事开始。
这样的日子你满足吗
在咖咖厅或餐厅里,有些年轻人,是朋友或公司的同事,他们都在毫无目的地看着书。
除了点东西之外,几乎不开尊口。
本来看书对“时间”来说,这些人是十分充实的,时间并未死亡。但相反地,他们的时间却都死了,因为:
(1)因为他们不关心对方,所以才埋头看书。
(2)不想听对方说话。
(3)没有和对方谈话的话题。
(4)不想和对方打开话匣子。
(5)对人际关系总是感到厌烦。
(6)为了逃避人际关系而读书。
(7)为了把自己关在象牙塔中,而假装看书。
这个时候,他们看起来就好像呆子一般。他们的时间是污蚀、停滞的。空虚地度过一分一秒,或是无为地让时光流逝。时间是死亡的。
没有感动,也没有兴奋的日子。只是被动的让宝贵的时光从身旁流逝而过,当然,失去的时光是不可能重返的。
所以,为了不浪费时间,对实际存在的时间,也就是有生命的时间应予重视,以免后悔。应在任何时间里都活得有意见。
幻想“时间对谁都是平等的”
如前面所述“一天二十四小时,谁都是被平等地赋予”这个命题已成为时间管理论的公
理。但事实不然,管理者认识的大政治家、画家或成功的音乐巨匠、文豪、学者。像罗马的凯撤大帝、日本的空海和尚、意大利的达·芬奇、德国的莱布尼兹、德国的歌德,以及现代分秒必争的铁腕经营者。他们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经手完成的工作量,无论在质或量方面,都是超乎管理者想像之外的,但同样拥有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其他人,却不留下任何痕迹 可见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被平等地赋予。同样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二个不同个体所做的事情完全不同的例子,在现实中不胜枚举。
所以管理者就要寻求以“钟表”计时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之外,是否还有另创的一段时间。 例如莫札特只活了三十五岁,但在他短短的一生当中做了六百首以上旷世之作遗留于世。而其他活了七十年、八十年的平庸音乐家比比皆是。
以实际使用的时间来看,莫扎特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他的每一分、每一秒比起其他平庸的音乐家,可说是更长。这个时候二人所拥有的时间是无从比较的不平等。
再以歌德和达·芬奇的成就比较。
歌德(一七四九——一八三二年),通过以诗、戏剧、小说为首的文学活动,产生了很多伟大的作品。在二十七岁任命为瓦马尔参议员以来,在政治界里也相当活跃,留下很多业绩,一八一五年被任命为国务大臣。在此之外,他进行绘画,还从事解剖学、地质学、矿物学、植物学、光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在各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在小说方面有《少年维持的烦恼》、《威鲁希勒姆、管理者的明星生涯》。戏曲方面有《浮士德》、《塔利斯的伊菲可利亚》、《大可夫塔》。此外尚有自传、论文作品如《诗与真实》、《色彩论》等。
达·芬奇(一四五二——一五一九),留下的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其艺术成就却众所皆知。此外,他不只是一位艺术家,对于天文学、物理学、地理学、土木学、兵器制作、机械学、植物学也有相当研究,把文艺复兴的理想(万能的人)几乎完全实现。
他的绘画名作如:
《蒙娜丽莎的微笑》、《圣安娜与圣母子》、《最后的晚餐》(壁画),都是脍炙人口的。著
述方面有《绘画论》。科学方面多数的解剖学、空气力学的研究(对后来降落伞、直升机的发明,有启发的成就)。
因此,显而易见的是伟大的人、留下大业绩的人,是世上成功创造时间的人。他们不单只是使用钟表时间,还使用了最可贵的“人造时间”。
“他们有丰富的知识与才能,总之是实质的问题”,很多人都有此推托之辞,但未必如此。
反不如说他们为了把自己的人生发展到最高点,首先可能地丰富其秘藏的活时间,努力地开
发人造时间。
真正时间无法以钟表计划
举个最切身的例子吧!
搭乘下班巅峰时间的火车时,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有个人集一天的疲劳于一身,手握吊杠的扶手,正在假寐着。
前排座位上,有位看似生意人的,也悠闲地假寐着。
另有一位握着吊杠的男子,正专心地阅读一本书。
对这三人来说,钟表时间当然一定是不断流失的。但是,流过三个人的心和身体的时间,其所演化的作用却不同。
十分疲惫的男子,好不容易才能手握吊杠打盹儿。头脑是真空的,什么也不想思考,只期望能早点到达目的地。但是,前面目的地仍很长。感觉火车的速度慢得到了无法忍耐的地步。对他而言,他的“时间”比“钟表时间”要长的多。他的时间是“痛苦”的。
相对的,对这位坐着睡觉的男子而言,睡眠是他心地最美妙的时候,头和身体都享受着休息。原本只打算小睡片刻,但睁眼一看已到了自己要下的车站了。他的时间如箭般一飞而过。
第三位男子就是完全投入这本书的世界去了。窗外的景色、周围的噪音或人声,完全没有干扰他。只是陶醉在书本中。他的时间是陶醉人的。
由上例可见,时间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不同而且不平等的。
甚至同一个人,其生活时间也有很大差异,有气无力地混过一天和充满精力地工作、运动,比较起来即可明了。
春、夏、秋、冬四季,正如管理者所知,在物理时间上是相同的,但是实际上时间却大有不同。春天是快乐的,但令人有瞬间即逝之感。期盼下一个春天,却让人觉得老是迟迟不来。
总之,管理者都是彻头彻尾沉浸在实质性时间之中,这点必须好好铭记在心。
二、时间是有生命的
“活的时间”是不能以钟表来度量的。随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你的时间可以延伸或缩短。如果你的人生是充实的,你的时间也就充满深度和密度。
□ 时间的生命力
钟表时间当然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充分利用的时间则是有生命的。
同一病房的相邻病床,有两位相同病例、同样病情的患者在疗养。但一个在康复之中,另一人却逐渐病情恶化。根据这样典型性、对照性的情况观察,可清楚地看到前者的情况,时间就是休养,是一种再生,对将来充满着希望。这是精力充电、蓄积的过程。相对地,后者的时间是疾病,渐渐丧失生命力,他变得衰弱,宛如凋落的花瓣,随着时间的流失,患者更接近死亡。
在表面上,二位患者在同一时间生存着,但其间的差异却是超乎想象的,一是往生,一是往死。以此例来说,时间是连结生与死的桥梁、是生与死之间所拉展开的一条绳索。诞生和死亡间的阶段就是人的一生,但是由上述的例子可以知道,一生的结局,其本质上
是由时间来支配的。
在上述的寓意上,管理者所拥有的时间是有“生命”的。而是否能感受到这个生命,或是否能重视时间的生命,对人生的充实而言有很大的不同。
时间是由未成熟的状态开始渐渐成熟的。在未熟的状态时妄想成果就会导致失败。到了时机成熟时,就如同成熟的水果自然掉落和种子发芽一般,做任何事都能顺利。但是,失掉了这个机会,水果就会腐坏不能食用,或成为小鸟、虫类的食物了。
□ 易于流失的时间
“时间就在钟表的刻度上”——这种想法可称为“钟表时间主义”。
根据这种想法,时间是单调而且固定、机械性的东西,所以完全是由物理学的法则所支配。这个时候,时间当然没有伸缩。
但是,钟表时间主义其实只是半面的真理、相对性的事实罢了。由其见解来看,这是错误的观念,因为时间是有伸缩性的。
常常可以听到“岁月如梭,一年不觉又尽了”。对于步入中年的人来说,这种感慨常常出现在平常的会话中。
的确,对于这些人而言,随着年岁的增加,现在的一年,感觉上比过去的一年过得快多了。
事实上,时间不单只是点或线,它是有厚度、宽度、甚至有密度的。而左右此厚度、宽度和密度的,就是人生的是否充实。如果是,那么时间是膨胀的。相反的,时间就会收缩。 最近,年轻人说“时间过得真快”的,愈来愈多了。这就是意味着成天无所事事、惰性地过生活的年轻人增加了。这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依据生活方式,使时间是否伸缩的最好例证。
□ 生活方式与时间的伸缩
能将时间伸缩的本质掌握贴切,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就是美国作家约翰·史坦贝克。
史坦贝克在距今27年前,58岁时,带着爱犬查理,开卡车绕美国一周。由此了解了美国的真面目,其中也检讨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是一趟孤独的、苛刻的旅行。
出发地是纽约,从纽约往新英格兰北上,接着横越大陆向西行,往央格斯城、苛利伯朗特、芝加哥、米内亚伯利斯、必斯马克、黄石公园、斯波坎、然后是西雅图。
在此过程中,他体验到生存时间以及时间的伸缩作用。还因此对时间的本质产生了深刻的洞察。以下引用他的记述:
“离开斯波坎后,早雪的危险已去,这是因为天气受太平洋的强烈暖流变得暖和起来。从芝加哥到这里实际所费的时间很短,但是却花了不少时间,因为富于变化的国土、在途中又发生很多事件、和很多人接触,所以感到路遥费时。”
“过去很多事情,瞬间即成记忆,这并非真实。相反的,记忆有过去的模样,事情发生有先后秩序,若没有这些前前后后的事情,时间流逝就无从留下痕迹”(与查理之旅)。
依据这个观察,儿童时代的一年,何以感觉如此长远也可以明白了。热衷于游玩,对于所见所闻,如吸水纸一般急于吸收,时常累积新的体验,所以儿童的时间是充实的、无限延长的。相对地,感觉时间急速而去的,就是因为生活马虎,没有了感动与惊奇,也没有充实感的原因。
在生存时间里,某个时间会变长,某个时间会变短。这伸缩的时间要比固定的钟表时间,对管理者的人生有更大的意义。而感叹一年很快就消逝的人们,有必要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了。
充分利用时间
上下班在公共汽车中,只是“短短的”一个小时或几分钟,和思考各种企划案一边专
心看书的一个小时,时间的经过是截然不同的。
再举一个较容易明白的例子。一天中,待在自己的房屋什么都不做的情形,和整天在各个场所工作与各种人物接触的情形做一比较。
前者的情形,就是不考虑任何事,不受任何刺激不创造什么,就这样一天终了。
相对地,后者的情况,在相同的一天中受到很大“量”的刺激。街上的景观、人或车的流动、噪音,引起兴趣的事件与相遇者的会话、第一手信息等,此外还有对新见闻的体验。 从达·芬奇、巴尔扎克、莫扎特这些天才之处,所要学习的就是善用时间而取得的成就,也即可划分他们和普通人的界线。
管理者从日常生活开始,就竭尽所能地想办法运用自己的时间。这是因为回过头来,与管理者人生的充实有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
确保“自有时间”
时间也有归属和所有权的问题。
时间并非与管理者无缘,它为管理者任何人所共有。时间是如何被拥有、又归向谁?关于这点可以区别为三种情况:
第一是时间不为人们重视和使用的无有状态。
第二是时间是共有的,如和谈得来的朋友或情人愉快度过的情况,就是共同拥有时间。 第三是时间的各有情况。从不和的两个人因口角,两个人各自想着个别的事情,此时各人自有各自的时间。
创造自有时间是开发时间的重要课题,此外也是作为发展能力,自管理者实现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但是,保有自有时间并不是简单的事,确保自有时间常有困难,威胁到自有时间的,不外乎是他人、意外情况等的发生。如:生活受周围影响不由自主的时候、遇到病痛灾难的时候,被逼迫得走投无路,自有时间的保有便有问题。
管理者的人生往往就是环绕在时间的斗争上。时间就产生了共有与个有的对立、还有个有时间成为自有与他有的争战。因此,管理者的目的就是常保自有的时间,把他有化的时间夺回来。
最后,就白领阶级待在公司的时间,作一探寻。
以八小时的就业时间而言,其本身没有明确的交代。但是,以管理者的浅见,这八小时的大部分,都被共有时间和他有时间(例如出乎本意地被上司所剥夺)所占去,自有时间极少。所以,首先要将此当作问题,也就是重视自有时间的获得、确保、扩张,要具备一些枝节的开发时间方法,才能获得相当的成果。
时间含在任何事物中
如上所述,时间平常相当不易掌握,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将人或
物,深刻地溶入于发生之事当中的缘故。
愈溶入,时间的存在和形式就愈难判别。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例如,人如何溶入时间内,要能够清楚地认识。
举最容易了解的例子,心脏的搏动和肺的呼吸。这个决定生命的重要活动,是随着时间同步而行的。如此,时间有如生命的象征、生命之源。时间和生命是牢不可分的。
时间就是人的生命,这时管理者感觉到时间有规律地运动着。
舞蹈的跃动感、生命感,是由内在的律动生成的。在管理者的四周,身体内充满律动的人也有。一看到这样的人,总令人感到时间正在活跃着。从这个人生成的时间,正通过身体毫无保留地将这样的姿态表现出来。
人类固有的言语当中,时间也在于其中。一切的话语、书写的词句(文字),是由一言一语的联系所构成的,含有深刻意义。
以下所说的,可以简单地把音乐和时间的深刻联系表现出来。
音乐在所有的意义上都属于时间的艺术。音乐的三要素是律调、旋律、和音。其中有关于律调,前面已经叙述过了。
旋律是“音之诗”,持有双重的时间性,即音的时间性和诗的时间性。将音的高低、演奏的速度、长短、区间、强弱等一体化,根据这些时间效果,就产生出各式各样的旋律了。
和音,姑且不论是否可称为音的空间化,其时间性要比空间性占有更重要的本质。例如三重奏、三部合唱的和音关系,可举出三条时间线。此外,怎样的和音不见得必须持一定长度,但是,只要持一定长度,和音之中必有时间关联着。
音与时间的结合,音乐就此诞生。思想、伦理、感情、自然、风物、故事、美、甚至人的梦想以及生命等一切,由音和时间贯穿。
依赖钟表的人群
关于时间的存在,除了以上的说法以外,也可以由别的角度来观察。
蝉在初夏的时候出现,夏天一结束,它也跟着死亡。蜉蝣则是在初夏开始出现,但只一天就告终。在生物界里,像插入定时开关一样,照着时刻表进行的现象很多。
用钟表的归类推理来说,蝉或蜉蝣就是拥有“体内钟表”的缘故。
像这样的机能、活动能力,一般称为“本能”。此后,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本能这种神秘机构的秘密,才被渐渐了解。
根据这样的说法,生物的体内钟表,不外乎是DNA的遗传信息系统的产物。像电子计算机内藏的钟表时间装置一般,蝉和蜉蝣,甚至蜜蜂和蟋蟀等,在细胞中都正确地遗传这种系统,再现了“细胞钟表”的奥秘。由此想像,就没有什么可惊奇了。
以下是管理者的假设,也就是“时间的进化论”。
假设的前提,就是时间的进化,即生物的进化,是平行进展的。
生物受到本能的支配,也可以说支配时间的本能。但正确而言,反不如说本能是受时的支配才对。
生物的进化开始,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然后神经线的发生、发达而高度化。接着,中枢神经的形成、学习能力的取得,人类有了思考——意识的产生。——通过这样的进化过程,计算
时间,可数的功用渐渐地由本能开始分化、多样化而高度化。
一方面来说,时间本能是退化了,但是,由另一方面而言,是时间能力的高度化、进化的现象。生物对时间的感觉、知觉、认识等高层次的能力,于是产生了。
人类就是时间进化的顶点。时间本能几乎已完全消灭,取而代之的是意识和思考,来完成本能的功用。时间从自管理者转变为非管理者。时间可说是抽象的印象、观念、概念,为了掌握这些,就必须有洗练的时间感觉或时间意识等高度的知性能力。
本能和知性,总而言之,都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二大生理系统,但是,两者在基本上,是处于二种相反的关系。昆虫用本能可以做到的事,管理者人类只要行使知性便能完成。知性比起本能,更是富有创造,但是,反过来说,知性没有运作的话,什么也无从产生。
对人类而言,进化的结果,时间变成一种眼睛也看不到的抽象物。为了计算时间而不得不使用人工的机械钟表,但是,钟表不过是体内钟表的考贝罢了。为了掌握有延长和密度的活的时间及人类固有的原存性时间,高度的知性和思考力是有其必要性的。
“时间的进化论”有一个令人惊异的实例:
过去,有位瑞士人,如同钟表一般,无论何时何地问他,现在是几点几分几秒,都能立刻回答出来。问其何以有此能力,他回答就在他的脑中,不断地数着时间。不论信也好,不信也罢,即使是睡得最深的时候,在潜在意识下,这工作一刻也未曾停止过。
就音和色而言,借由训练,身体可以得到绝对音感和绝对色彩感觉。但是,钟表时间持续在体内的人,除了这位瑞士人以外,别无他例了,而且他是一面工作一面生活的。
——这个例子,并非否定管理者的假设。如同眉毛必然位于眼睛之上一般,和蝉或蜉蝣的体内钟表相近的东西,奇迹般地存在于这位瑞士人的体中。相反地,管理者可以确信时间进化说的正确性。
三、自我价值的实现
自管理者实现
自管理者实现是美国心理学家A·马书儒根据文献临床学的方法,研究近代六十余位名
人,如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美国第三任总统——杰佛逊,荷兰哲学家——斯宾诺沙,美国剧作家——威廉詹姆斯,德国政治、自然科学家——哥德、爱因斯坦,日本宗教家——铃木大拙等的态度及人格特性,所提出的概念。
自管理者实现是优秀的实存主义概念。换句话说,是在达到自我完成。自管理者实现有以下几点条件:
(1)对生存姿态及人生态度的自觉与决定。
(2)将生活意义、人生目标明确化。
(3)成长欲强烈,且持续不断。
(4)充实满足生理的欲求及自管理者实现欲求。
(5)自由的获得与扩大。
(6)自己的能力能充分开发、发挥。
(7)对自管理者确立,实践自立、自主的生活方式。
(8)自管理者及社会间相互调和。
(9)对以上各点,都洋溢着自信。
主要是,自管理者实现时,除了能实现自己的个性以外,同时也是自管理者对社会责任的实现。譬如从人们所成就的工作、业绩、作品上来看,比较容易了解。从另一方面来看即使内部隐藏着高才能,但却无结果,虽能带给社会很大的贡献,仍谈不上自管理者实现。
自管理者实现并没有年龄及时间的限制。“何种年龄达到何种程度”,不必要在这范围限定。自管理者实现是从现在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全盘性实行的过程。
现在就自管理者实现与开发时间之间的关系加以说明:
时间的开发,在前面已经述说过,并非是单纯的分割时间,或者是写在计划书上。而是能让片刻、瞬间生活,都不后悔所采取的生活姿态,一日、一月、一年、一生的人生区间,充实成长自管理者,最终达到自管理者完成的生活过程,所应对的自管理者革新方法。
时间开发观点,是自管理者实现必要的时间战略,而自管理者实现阻力的2—3个问题,再加以说明。
自管理者实现时间因素
自管理者实现为何不可缺少时间因素,大致有以下两种条件。
(1)创造事情。
(2)立定生活的计划。
本项首先以(1)的持有法、创造法加以说明。
在生活中,什么具有最大的价值,如何发现真正的人生意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每个人的价值观,管理者称之为人生哲学。即为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外是一门人生哲学。
如何形成人生哲学,管理者针对其方法详加解释。
(1)将生存的意欲及价值观多样化。如果没有多方面的思考,则无法产生多样化,发现生
命的意义。对一个工商业界的人士而言,与以前相比较,其价值观可谈得上多样化,但仍嫌
不足。认为只有工作才能发挥他的能力者,仍然占有多数。
另一方面,有些人只认识单一价值,形成实现自管理者的限界,较难以达到目标。因此,要充分了解单一价值与多种价值间的意识转换。
在这种场合中,不仅工作而已,也是对自己本身、家庭、趣味、健康、交际等问题,都是发现真正生活意欲的条件。即使有更多的情况产生,也并无多大关系,因为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意欲的权力。
(2)将价值观多样化。即对一种价值,有生活意欲,不要刻板地认定工作就是工作,同时
要追求人生多样化生活意欲。
如此,使价值观处于多样化,则自己的人生哲学就此形成,自己实现更向前踏进一步。 (3)将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按照顺序加以排列。一些不易顺位的事情,则不必拘泥于顺位
问题,只把它列下即可。而后花数月、数年的时间加以定位。形成这种价值顺位表之后,即
为自己的人生哲学。
但是,切勿让价值顺位表成为生硬的表格而已。因为跟随人的成长、态度行为变化,人生哲学也会产生变化。所以,应该对新价值追加、变换价值顺位。
人生哲学是以长期对未来展望为前提。在这层意义之下,如果没有较强的时间意识,则人生哲学的形成相当困难。
休利曼自我管理者实现的故事
海恩利西·休利曼就是发现特洛依的遗迹而闻名。他小时候从父亲口中得知古代希腊英
雄叙事诗人荷马“伊里亚特”、“奥德赛”等等的故事——是他发挥想象力的导火线。
原本,特洛伊战争被认为是一种传说,但在休利曼的少年时代,却坚信它的存在。而后,矢志发现其遗迹就成为休利曼的终生梦想。这个梦不断摇动在他内心深处。
休利曼并没有把他的梦想在幻景中结束,而是为了实现,建立计划,锻炼自己,使自己一步一步向梦想接近。休利曼从小家里就很穷,所以中途辍学。在工作二十年后,成为一个成功的实业家。休利曼为了实现他多年的梦想,毅然地结束了他的事业,把资金投入发掘特洛依的遗迹上。数年之后,他的梦想得到了相当的成功。这种休利曼的生活方式,有许多值得管理者学习的地方。
(1)在人生中有梦有目标是十分重要。有了梦想及目标,人就不会安于现状,而能快速成
长,使人生有充实感。
以工商业界人士的立场而言,工作或自管理者启发可以追求自管理者的梦想及目标。例如:学习超越他人的专门技术,担任董事长或高级干部,在高尔夫球场中成为高竿的玩球者。到全世界去旅行,写一本书等等。
(2)继续持有梦想及目标。梦想及目标越高,则越无法轻易的实现。如果就把它放弃,
人生会陷入连续的挫折当中,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梦想及目标的实现,即使无法像休利曼那样地彻底,但也须要努力,在自己的能力的范
围,尽力而为。
(3)建立生活计划,把自己的梦想、目标实现。
休利曼从小就建立具体的生活计划,因此他有自信往自己相信的路途前进。他的一生,就是将人生加以设计,付诸实行,达到自管理者实现的典型。
生活舞台的建立
生活的设计及计划,可以把现在及将来的数个区间,区分成“生活舞台”(LS),是最好
的方法。生活舞台能赋予将来钟表时间起伏,把人生以阶段性的设计、构筑,成为可能。
舞台,按文字解释,就是演戏的地方。生活舞台,是自导自演,独自完成的戏剧。首先,写出剧本,决定由自己扮演那种角色,再自管理者观看戏剧的演出。
生活舞台是对自己将来的状况、梦想,生活的形态,加以浓厚色彩的效果。对未来为了自己预先约定,使自有化更形容易,则生活设计的结果能有效性提高。由于生活舞台的设立,能使自己更积极果敢,以自己应有的姿态为目标,对自管理者做一次投入,变更的态度,生活的意欲也会在这生活舞台上产生。
生活舞台的建立,古时候就有。例如印度教中便有这样的生活形式:
(1)学生期。在成为一个成人以前,要经过基础的学生时期。
(2)立家期。身为一介社会人士,参加各种活动,是建立家庭的时期。
(3)出世期。从家庭和事业中脱离,自管理者反省,是发现自己生活意义的时间。
(4)游行期。从各种欲望中得到解放,不被任何事物所拘束的生活时期。
从以上四个时期,自然而然能了解印度人的人生观,印度人的生活形态浮现眼前。显然的和单纯的时段主义相互违背,四段时期的过程中,灌注了他们宗教上的实存时间观念。
时段主义和实存生活设计
首先,管理者将时段主义的生活设计(LD)与实存的生活设计加以把握。另外,记载的表
格就是把两者的人生蓝图加以比较对照。原本,个人自由的生活方式,是没有列表的必要,只是为了让读者认识时段主义的生活设计与实存生活设计之间的差别。
时段主义的LD,时段非常明确化。形式也非常地工整,内容较具体化。
但是,其致命性的缺点是,自己为何生存,自己要抱有什么生活姿态、是属于如何的一种人,在这些观点方面,有明显的缺陷。
严格来说,时段主义的LD偏向于机械性、一般性的事物。这其中,并没有伴随着高超的自管理者人生生活设计。
时段主义LD,不过属于一种模特儿的形式罢了。这种没有经过思考,漠视设计构造的生活方式,仍然在世上有很多人过着。
时段主义的创立与管理思想发生相乘作用,把人的个性的决定,加以破坏。超越常轨的联考就是一个例子。此外,还有大人搭上同一时刻出发的公共汽车,里面挤满了人潮,往同一方向前进。很多人乘上同一“人生电梯”载向墓场。这些都是时段主义毫无个性的表现。 相对地,实存主义是彻底的成为个性化事物。上面所举例内容完全不同于时段主义。最重要的是,将灌注自己的欲望、梦想、情念于事物中,把自己投入于未来。脑海中存在摇撼自己实存个性的魅力,具有人生舞台的构想,依据人生舞台,将时间线切断。实际上,人生舞台的表演不只是发挥想象力而已,更是含有知性、理论性的方法。
生活设计以后,接着是生活计划,如前面所叙述,生活计划是生活设计的行动开始和具体化表现。如果能确立生活设计,则生活计划就不难创立。以下诸点须要加以注意。
(1)消除抽象性的课题。
(2)将大课题加以分割。
(3)列记当时应该做的事物。
(4)订立优先顺位及全盘的计划表。
(5)建立可能实施计划表。
(6)从可以实行的开始做起。
(7)于适当时机,将所得的结果加以评价。
天才并不能自管理者实现
对于某些具有特殊能力,能创造优良业绩的人,管理者一般称之为“天才”。许多人常希
望自己是个天才,而沉醉在“管理者是一个天才”的幻想中,有些人也会真的对自己的才能很有信心,但是,大多数的人都是比较实际,而以平凡人自居。
不管自己是否是天才,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天才都被认为是顶尖人物,至高无上;但是,管理者不妨将对这种天才信仰的根源加以批判,以求能对自管理者实现的问题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以自我实现的观点而言,人格的完成、幸福的人生,并不能只依赖天才来完成。坦白说,天才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不成熟的、畸型的形式。
因为,这种生活方式缺乏平衡感,而不能取得协调。不错,天才是可以得到很高的业绩,但是,这种业绩若是以牺牲社交、友情、家庭幸福、身心健康、休闲活动来换得的话,根本说毫无意义。
就业绩这点而言,这是天才最大的贡献,但是,范围似乎“狭窄”了一点,“狭窄”也正是天才的致命伤,天才也只是在狭窄的范围里,具有优越才能的人而已。
艺术家在陶艺、篆刻、书画、烹饪各方面,都有着超一流的水准,但是,他们这种为人的天才,也只是局限在美术、趣味休闲的范围而已,而且,他们一生中过着独自修道般的生活,其生活方式是相当值得商榷的。
真正的自管理者实现,必须调和、统一自立性、社会性、人性及独创性,因此,天才型的生活方式,实在难以达到自管理者实现的目标。
那么,最理想的自管理者实现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呢?可以称之为“超人型”生活方式。现就此问题的根本加以讨论,“超人型”生活方式,是一种不断自管理者超越,不断成长,以自己可能的发展能力朝着天才或超人之路前进,不管是不是能真正地成为超人或天才。
超人的生活方式
真正的超人,并不包含英雄赞美、宗教或神秘主义等论调,而所谓的“超人”,也不是一
般认为超能力者或具有法术者,一般人这些对“超人”的想象,都是不实际的、荒唐的想法,现在街头泛滥着超人小说,都是因循着超人即超能力者的固有模式。
所谓“超人”,“应是在多方面事务,都能取得均衡及调和的人”,也可称之为“超平衡人
”。
“超人”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事,如前所述,不管到最后能不能成为超人,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确实一步一步朝着成为超人之路迈进,这也正是自管理者实现最确实的脚步。 读者可从以下的说明得到更深的了解。
超人就像是度量的磅秤,可以在许多相对二项关系中取得均衡。
比方说,妥协与自尊心强的矛盾,若将此矛盾借超平衡方式来取得均衡,可加强人际关
系,也较易适应孤独。
这种二项关系,还包括——情念与理性、感性与知性、精神与肉体、思考与行动、理论与实践、工作与家庭、工作与休闲、休闲与读书、分析与总合、共感与批判、常识与反常识、直观与论理……等等。
这种协调,必须既深且广,在天才的生活方式方面,连深入都谈不上,更遑论要宽广了,因此,协调时的深入和宽广为超人的必要条件。
(2)在以上所述的协调关系中,必须每组相对二项慎取其折衷,而不是草率地一分为二,此每二项都是独立中含有连带关系,所以,协调方式应把握其间的紧张关系,适当地使其相互作用,以取得真正均衡。
(3)更极端来说,超人的生活方式,是两极化的。对乍看之下好像对立、矛盾的二项,必
须有向两端前进的决心,并付诸实践,比如看蓝球赛,也试着自己去打蓝球,如此方能得到真正的均衡。
(4)并非“这”或“那”的选择方式,而是“这”和“那”的方式。天才常从“或”想起
,总认为“应该这样才可以”、“这样做才是正确的”;而超人却不如此,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好的”、“这样也对,那样也对”,这是二者间思想上的差异。
以实际例子而言,天才可能只会在文学、音乐、读书中,选择一样他所爱好的种类,而陷入其中,这种方式,如何能达到自管理者实现的目标。
但是,超人却会以总合的观点,在其可能关心的范围内,关心每件事。举凡文学、艺术、音乐、绘画、戏剧、摄影、工艺、宗教、思想、历史、社会、政治、经济、自然、科学、技术、工作、休闲、体育、家庭、人际关系等等,都要求知识与实际的相伴,比方说,他鉴赏音乐,也试着自己演奏乐器,欣赏体育竞赛,也试着自己去从事体育活动,如此朝一事的两端发展。
如果你不能像超人一样做到这一点,就不能达到自管理者实现的目标。总之,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对任何事物作既深且宽的投入,就是确实自管理者实现的道路。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人物,都是或接近前边所谓的“超人”。此外,历史上有些天才,如凯撒大帝、达·芬奇、莱布尼兹等天才中的天才,其实也算是超人。
四、新时代时间管理
减少无谓的时间浪费
管理者若仔细分析一天的生活,将会警觉无谓的时间浪费,远超过管理者所想象的。不
不论工商之士、学生或家庭主妇,平均一天要浪费清醒时间十六小时的四分之一,也有人浪费了清醒时间的百分之五十,甚至高达百分之九十呢!
那么,应如何减少这种无谓的浪费呢?
首先,要改正无意义的思考及行动的习惯。如果你任由时间流逝,无所事事,那么,一天、一个月甚至一年,都将一事无成。以即将参加会考的学生为例,他们常每天摆出苦读的架式,事实上,却什么也没念,等到会考接近时,才想临时抱佛脚,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这类例子屡见不鲜,值得警惕。
如前所述,时间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减少这类时间的浪费。
曾经引起“水平思考”风潮的思考心理学者狄伯诺,最近提出了“五分钟思考法”,呼吁大家,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去思考,只要用五分钟来冷静考虑即可,而这五分钟的分配情形如下:
最初一分钟——决定目标及课题。
次两分钟——思考的扩张及探求。
最后两分钟——应整理思绪,定出结论。
如此严格地限制时间,反而能使精神集中,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再以担任经营顾问的王先生为例,他在写计划案时必定测量时间,如果中途思路受阻,就马上换另一个案子来写——这种方式和五分钟思考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有效地防止时间的浪费。
日立电器及许多民间企业,最近都设定了“不举行会议日”。因为如果不停地开会,更容易有许多不必要的会议,以致浪费许多时间。
一周内定一天或两天为“不开会日”,是减少时间浪费的有效方法,如果不这样硬性规定,
就难以发挥时间管理的功效。
断然击退盗取时间者
许多工商界人士的四周,潜伏着无数的“盗取时间者”,它们从各种渠道侵入,夺走这些
人士宝贵的时间。
现在指出一些“盗取时间者”的例子来说明,大家将会发觉,原来自己身边竟埋伏着这么多的“盗取时间者”。
比方说:预定外的访客、忽然被分派的工作、长时间演说,电话推销、朋友往来、无意义的工作、不得要领的指示或报告、错误的指示或报告、任意改变行动方针、无谓的、难懂的文书、无意义的长时间说明、同事间的闲谈、未在预定时间内结束的会议、长时间的电话等等。
这类“盗取时间者”也存在于自己身上。比如:犹豫不决、未善尽责任、毫无计划行动、完美主义、过多的工作、不注意、不正确、无效率、顾忌过多……等等,此外,还包括一些无意义的饶舌及长时间的电话。
对于这类“盗取时间者”,应断然地击退。可以采取的步骤如下:
如果接到预料外的电话或来客,应适度地拒绝,,或尽快了解其来意,再判断是否有继续洽谈的必要。
对于上司的指示,应确实了解其内容,并表达自己的意见,若认为是没有意义的工作,应当场婉拒,不要默默接受,否则,容易导致时间浪费及精神不愉快的后果。
在长时间的会议或演说中,对于喋喋不休、言不及义的发言人,应该严肃地请他在几分钟内结束谈话,否则他根本不知道你的感受及时间的宝贵。
其他有效地击退“盗取时间者”的方法,现一一介绍如下:这些方法,同样可击退潜伏在自己身上的“盗取时间者”。
(1)使用防止对方喋喋不休的关键言辞,诸如“简单地说,你想表达什么呢?”、“你的结论是什么?”、“请你简明扼要地说……”、“你现在说的,管理者都已经知道了”等等。
(2)防止冗长电话的方法,除(1)所述外,还有准备计时器、事前整理谈话内容、先讲结论等等。
(3)适度重视某些事物,不要要求百分之百的完美,而应以60至80分的标准来尽快做决定。
(4)一次就下决定,不要犹豫不决。
(5)事先定立计划。
(6)将文书全部书写在一张纸上。
(7)明确表示“可”或“否”。
(8)上司应积极地将部分权限委托给部下。
积极充实你一天的二十四小时
如前所述,时间可分为“钟表时间”及“生存时间”(=“活的时间”)两种,若被“钟表时间”束缚,则生活感就会变得相当薄弱,生活空间也会显得十分狭隘。
重视“生存时间”是很重要的事。同样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以毫无意义的方式渡过,或是热衷于工作、娱乐,二者之间的生活密度及充实感都大不相同,显然后者比前者更为充实,因此,管理者应充分活用“生存时间”。
那么,要如何来活用时间,使得每天都能有一颗感动的心呢?
在说明这点以前,必须先反省你现在的一天二十四小时过得如何?
(1)早晨起床后,对今天将发生的事,是否存有期待感呢?
(2)一天的生活或工作中,是否能获得新的知识、智慧、技术及技能呢?
(3)在工作、与人相处、自管理者启发或休闲活动之间,是否有任何新的发展呢?
(4)自己是否有体验新鲜有趣的事物,并得到收获呢?
(5)今天一天,是否稍微感觉自己又长大了呢?
(6)回家后,是否尚存留情绪高昂的感觉,觉得这样就睡觉太可惜了呢?
(7)如非(6)的情况时,是否一躺下就呼呼入睡呢?
如果你一天二十四小时的举动,和上列问题符合的项目甚多,就表示你这一天必定过得相当充实。
以电影评论家长治先生为例,看电影是他每天的工作。由于常看电影,他常常对人生感到一股莫名的感动,每每看完电影后,总觉得就此睡觉相当可惜,而在脑海中浮现出电影喜怒哀乐的种种画面,借此体会人生,或者阅读一些诗集,不肯轻易入睡,这就是充实生活的实例。
现在,介绍一下充实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方法:
(1)必须保持积极的心态,每天起床时,很有精神地将棉被踢开,准备迎接一天的挑战。
(2)在工作时,或与人相处时,应抱着想发现新事物的观念,如果有这种态度,你将会有
许多新的体验发生,并增加许多新知识。
面对这些新体验或新知识,应该欢喜地接纳,好像觉得“管理者又学了许多好东西”或“管理者比以前聪明多了”,如此,无形中,自己也会渐渐地成长。
(3)每天的工作须有目标,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报告内容,下意识
地写出端正的字体等等。
(4)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地与人相处,如过份拘泥于规律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与他人往来,生活将变得十分枯燥呆板,而且容易被“钟表时间”所控制。
(5)应在每天就寝前,回顾一下今天的所作所为,如果这种回顾能让你心情兴奋,觉得明
天又将是快乐而充满希望的一天,你就算是成功!
可提高时间效率的五种专门技术
1 分段式时间
关于工作或自管理者启发的挑战,可针对一个主题全力投入,或将时间分割,分别投入几个目标,后者即称为“时间的分段法”。这两种方法都有其必要性,但在不能集中全力投入某个主题时,你应该还是采用“时间分段法”。
笔者一天之中,常须写3—4本书,当撰拟某一本书的思路不畅时,管理者马上就换写另一本,绝不浪费时间,这就是“时间分段法”的工作方式。笔者于本书后面将提到的“顺便族”用功方式,也是“时间分段法”的一种,大概就是类似于一边看电视、一边阅读诗集,而又能得到功效的方法。
2核心时间的发现及设定
所谓“核心时间”,简单地说,就是“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带,也最能将精神集中于工作上的时间带。”
如果对自己的核心时间毫不关心的话,就无法培养敏锐的时间感,因此,应努力探求自己的核心时间(关于核心时间的探求与设定,可参考“时间层别术”的说明。)
3安排时间
将个别时间内的活动效率提高,才能把握时间,活用计划。
比方说,你想看晚上八点钟的连续剧,那你就必须妥善安排时间,七点半之前回家,并在八点之前吃饭、洗澡等等……。这就是一个安排时间的例子,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都必须事先计划,确实执行。
4节制应酬时间
工商界人士,往往花费许多时间在应酬上,以致自己的时间大量减少,因此,要参加应酬时,须以下列三项基准来判断,再采取适当的行动。
(1)由自己主办,且内容较充实的应酬,是否常因此而将时间拉长?
(2)是否因应酬时气氛相当愉快,而不知该适可而止?
(3)基于朋友情份所参加的应酬。
(4)中空时间、片段时间的利用法……这是最容易被浪费的时间,因为这些零星时间很难善加运用,但是,依照以下的方式,还是可以慢慢减少中空时间及片段时间的浪费。
比方说,可以利用这些时间记录心得,或阅读平常没时间看的报纸、杂志等,也就是说,将工作及自管理者挑战中最简易细小的事项,挪到这些时间来做,如此即可降低浪费时间的比例。
5计划时间
前述的时间安排也包含在这一项中,现笔者将叙述一种把不同时间所将采取的活动记录下来,以提高工作效率及时间运用率的方法。
首先,必须先建立几个简单的记号,如M=与人会面、T=电话、D=企划、S=用功、W=写作、R=读书等等。
再则,对于备忘事项的处理,也须小心。比方说,不知对方何时才会答复,或某些不能确定时间的预定活动,都应当记录下来,以免遗忘。记录时,可先记在笔记本上方,待确定时日后,再转载到相符的时日栏中。
空档时间活用法
工作的空档或与人会面前后,当会存在许多空档时间,日积月累之下,这些时间可能长达几十、甚至几百小时,因此必须有效地运用这些时间。
这类“空档时间”,大致可分为①前段空档时间、②中段空档时间、③后段空档时间三种。
首先,先就“前段空档时间”,向读者说明其利用法:
与人约会、参加集会、出席会议、观看戏剧或运动竞赛时,应在约定时间前半小时到一小时之内到达目的地,而这段时间,就是所谓的“前段空档时间”。
提前到达时,可到咖啡厅或其他安静的休闲场所,做一些工作上的准备、处理杂务、看看书、思考新构想等等,如能这样活用时间,可得到下列各项好处:
(1)提早出门,万一遇到交通拥挤等状况时,仍能在约定时间前到达目的地,不会产生让对方空等的尴尬。
(2)提早到达目的地,心情将较为悠闲轻松,而可以自在地利用前段空档时间。
(3)运用空档时,切记!仍必须准时到达目的地。
其次,管理者谈到“后段空档时间”的利用方法。所谓“后段空档时间”,即指在预定时刻前完成某项工作,而出现的空闲时间。
比方说,与人会谈时,若言不及义、喋喋不休,再多的时间也浪费了,如能把握谈话要领,言谈简要切题,就可将预定的会议时间节省半小时到一小时,而节省下来的时间,就成为自己的时间,可自由有效地运用。
前、后段空档时间,都是在有意识的计划下产生的,而中段空档时间却往往是偶然发生的。中段空档时,许多人常因事情尚未告一段落,情绪不稳,以致白白浪费了这些时间,因此,现在建议大家,可运用这段时间作一下情绪上的调整,或思考新的构想等等。
以上所说的利用空档时间法,最重要的观念,即是:不要让时间来支配你,而应该是你去支配时间。如能建立这种正确想法,身体力行,必能将时间作出有效的计划分配,完成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操作程序会影响工作质量
一件工作的完成,必有其“顺序”,而工作的“顺序”常能左右时间的价值及效率。一般
人多忽略了工作顺序,以致导致失败或蒙受损失。因此,管理者工作的“内容”及“顺序”是一样重要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现在你面前摆着一餐丰盛的佳肴,你会不会先猛吃饭来填胞肚子呢?当然不会。一般正常的吃法,都是先享受各式美味的菜肴后,再进食一碗饭,而工作顺序的道理,正是如此。
再则以麻将为例,精于麻将的人,懂得观察各家牌型及出牌,因此,他出牌的顺序很明确,常常可得到胜利。
围棋也是如此。一手错误的落子,可能全盘皆输。如能正确把握落子的顺序,即可抢占先机,操纵整个棋局。
而写作时内容编排和顺序更是息息相关。汇集写作的素材,必须花费许多心力来决定这些材料的排列顺序。而内容的好坏,就取决于顺序的良方。
与人交谈,也要注意谈话内容的条理及顺序。应在谈话前整理一下思路,将谈话的主题依序排好,这样的谈话,必可收到良好的结果。
谈话时应注意交谈内容的顺序
很多能让上司采纳其意见的下属,谈话都有一共同点,即他们能了解上司的性格及想法,
发表有顺序的谈话。
比方说,在上司较空闲时,他们会找各种轻松的话题跟上司闲聊,而在上司忙碌时,就选择较重要的事来报告;而在报告纠纷案件或易引起上司不悦的案件时,一定在报告前,先谈论一些上司喜欢的话题来松懈上司的心情等等——可是现实社会上,很多下属并没有具备这样的谈话要领。
此外,以信息交换、商谈、咨询为目的的谈话,其谈话顺序又如何呢?特在此加以说明。 与他人交谈之前,必须先准备一些可引起对方关注的话题,但这类话题只是穿针引线而已,重要的是以后所要谈论的内容。
管理者须在脑海里组织这些谈话内容,选择一种最适合的顺序来进行交谈。
其实,谈话顺序的决定,多须靠临战应变的能力,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仍然可以整理出一些通则。
先谈论一些有关季节气候等轻松的话题作开场白。
将可能使对方愉快的话题,放在前面;而将可能会引起对方不悦的话题搁后。
(3)将内容单纯的话题放在前面,而将较为复杂的话题搁在后面。
(4)闲聊应在刚开始或结束前进行。
(5)将和对方有关的话题放在前面;而将和自己有关的话题放在后面。
(6)主题应在谈话中途提出,若是在结束之前才谈到主题,可能对方已经没时间,也没心情来和你交换意见。
现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笔者会因工作的关系,和某位以前曾见过面的人士会谈,而笔者所准备的谈话内容,排列顺序如下:
①对于以前承蒙他协助的事项提出致谢→②谈论一些他较感兴趣的话题→③对于他为自己著作所作的插画,再度表示谢意→④主题→⑤笔者今后工作行程的安排→⑥现今广受注目的企业经营联络及管理等等话题。
当然,交谈是变向的,并非只是一方喋喋不休,因此,交谈时双方话题是交叉进行着的,并将产生许多种组合方式。
尽管如此,预先设计的话题仍然可以发挥效用,原则上,最好不要任意变更预定的谈话顺序。当双方交谈时,可等对方话题告一段落,再接上管理者预定的话题,如此就不会发生太大的错误。
比方说,当笔者谈完③管理者的著作希你相助图表,他接上了他儿子结婚的话题,笔者就等这个话题结束后,再按照管理者预先定好的顺序,按照④→⑤→⑥进行交谈,结果,管理者那次的会谈相当愉快,而且有效率。
虽然,原则上,最好不要更改预定的谈话顺序,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须作适度的修改或删除。比如,没有时间进行闲聊时,就须将预定的闲聊话题删除,或者,当对方对你的话题漠不关心时,即应适时转换等等。
对于某些脑中没有这种整理观念及计划的人而言,养成这种事先安排谈话内容的习惯。更是特别重要。
十五分钟会议术
当你听到“十五分钟的会议”时,可能大吃一惊,因为你已习惯于一小时,甚至半天、
一天的会议方式。但是,事实上,十五分钟的会议是可以做到的,那些费时一小时的会议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可以缩短为十五分钟。现在,就来介绍这种十五分钟会议的进行方式。
促使会议冗长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家都坐得太舒服了,因此,站着开会是防止会议冗长的有效方法。站立不仅有益健康,更由于长久站立容易疲劳,与会人士自然会产生及早结束的心理,当然,“站立式会议”就会变得简短而有效了。目前,有些公司已经采用了这种方式。
长久以来,许多会议都浪费很多时间在资料说明上,而这也正是会议过长的原因之一。因此,开会前应该将有关资料送交各与会人士,请他们事先阅读;如此一来,不仅可提高会议的质量,更可缩短会议时间。
其次,会议中的议事分析讨论时间常不平均,往往花费许多时间在某一二件议题上,而延长会议时间,甚至还有择日重开会议的情况发生。
那么,该如何防止这种现象呢?有一种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可在会议开始时,就各个议案一一咨询与会人士意见,若无异议则表示通过,不另花时间来讨论,而将全力集中于那些意见分歧的议案上面,这就是“先求结论、后讨论”的会议方式。
此外,还有一点关系重大,那就是:选择与会人士的方式。勉强出席、不了解议案内容、言不及义的人,应尽量避免,最好选择真正有见地,有热忱的精锐人士来参与。
再则,会议主席也肩负着很重的责任。若是处理不当,当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对于议案的讨论表决,主席可询问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之后等待约十五秒钟,若无任何异议,即须自下结论,而后转到另一议题的讨论上,如此,可有效地控制会议时间。
优秀人士的睡眠
为了挪出更多的工作时间,许多人常认为应该减少睡眠时间,现在就有许多书籍,都在讨论短时间睡眠的问题;但是,就时间的观点来看,笔者并不主张极力缩短睡眠时间。
发明大王爱迪生,数十年间,每天都只睡三到四个小时,但是,普通人却很难像他这样,因为他是个具有特别强健体力的人,据说,他70岁时患了感冒,还是他一生中第一次生病呢!
另外,拿破仑也是以睡得少而闻名的。曾有人模仿他这种短时间睡眠方式,结果身体承受不了。据后来的调查指出,拿破仑虽然晚上睡得很少,可是,他常利用白天的时间小睡。 除了这些特异人士外,一般人并不适合刻意去减短睡眠的时间,而应该采取适合他们体质的“一周律调术”这种方法,将一周的生活作息加以计划,依此找出一个适合自己的睡眠标准。
现在将方法简介如下:
星期一时,应尽量减少工作及休闲时间,睡足八个小时,以保存体力,应付一周的挑战。 星期二、三、四时,采取正常生活方式,视自己的体能状况来进行适度工作及娱乐,睡眠时间以标准的六小时为准。
星期五、六时,应尽量减少工作时间,多从事休闲娱乐,而睡眠时间也可缩短为四小时。这两天是一星期内主要的休闲时期,之后又有一个星期天,所以,可适度地放松自己。
星期日应睡足八小时,以充实气力及体力。
笔者在此将理想睡眠时间定为八小时,标准睡眠时间为六小时,而将睡眠时间的下限定为四小时。但是,这只是一般的情况,读者可依自己的身体状况,略加调整,也无大碍。
施行这种“一周律调术”,可得到下列五项好处:
(1)这种“八、六、四睡眠”方式,可帮助大家轻松地度过一周的时间。
(2)可安定生活律调,且并非刻板划一的安定方式,而是柔和有弹性的安定方式。
(3)配合自己的生理时钟调节睡眠时间,有助于在工作、娱乐、用功三者之间取得平衡。
(4)周末只睡四个小时,可挪出较多的时间从事自己较感兴趣的各种休闲活动,有助身心平衡。 (5)不会染上时有所闻的“星期一恐惧症”。因为,星期日已充实了消耗的精神气力,又
可以生龙活虎地迎接一周的挑战。
对工商界人士而言,这种“一周律调术”可说相当重要,如果能确实实行,由一周、数周、一月至一年,都能使自己保持平衡的律调,生活会变得非常舒适。
奉劝大家,早一点来进行“一周律调术”,它可是你一生成功的基础!
认清自己的时间层别
有些人以为时间是无限度、无起伏的,有这种想法的人,可会吃大亏。为了预防这种错
误的观念产生,笔者于此将解说“时间层别术”:聪明的人知道如何善用各层别时间,因此可以处理大量的工作,而错误极少。
时间像山谷一样,有重要时间及平常时间的差别。工商界人士对这种时间的价值特别敏感。
比如说,有所谓的“黄金时间”及“黄金周”的说法,各电视台黄金时段的价值远高出其他时段,而五月份的第一周,更是比其他礼拜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再则,以处理传票为例来说明。处理传票可分为①每日的传票处理、②每月最后一天的传票处理、③决算月末日当天的传票处理三种。
这其中的紧急性及重要程度,顺着①→②→③的顺序,逐渐增加,尤其是③的情况更是重要,如果当天的传票处理迟延的话,可真是问题严重了。为了避免发生错误,管理者必须研究“时间层别术”。
首先,管理者要能判断什么工作大概要花多少时间去完成。对于单纯的工作,可用电脑来协助处理,而一些较重要的工作,就须花费较多时间亲自处理。以阅读来说,可因内容不同而有差别。如果是轻松小品,大约每秒十五字,一般性的文章,则每秒五字,若是较难理解的作品,则以每秒三字的速度来阅读,像这种方式,就是一种“时间层别术”的运用,可在忙碌而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阅读大量的书籍。
第二,管理者要能判断各种工作的紧急度。重要而紧急度高的事情,要赶快完成。比如说,想参加某种讲座,因其有名额限制,所以须赶紧报名。反过来说,一些较不重要,紧急度低的工作,就须仔细地做,不要急于一时而误事。
第三,要找出自己效率最高的时间带,即自己最能集中精神投入工作的时间带,而将一些重要的工作,放在这个时间带来处理。这个时间带,也即所谓的“核心时间带”。近来,某些国外公司已开始实行自由上班制度,但是,他们必定会设定某个时间带,要求所有的员工同时在公司内工作。
这也就是企业实行时间层别术的例子,在个人方面,也必须了解自己的生理状况,而采用配合的时间层别术。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理活动周期,随着时间的不同,身心活动功能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上班时间内,若公司硬件规定的某种特定的律调来工作,就会发生步调不合的情形。 对自己工作时间加以层别是相当必要的。有的人只简单分为早晨型或夜晚型,那是不够的,应该要作更细的划分,确实把握住自己在上班时间内的核心时间带。
确实把握自己上班时间内的核心时间带后,就可把重要的工作集中在此时间带内处理,而把一些次要的工作留在别的时间来做。常有些人,因搞不清状况,而以最清醒的头脑去处理一些琐碎的杂事,那实在是种可怕的浪费,相当可惜!
以上所述就是时间层别术,如果不确实采取这种方法,那么就时间的生产性及工作的质、量、成果而言,都会有不良的后果。
能看出工作重要性的方法
为了避免被工作支配,如何判断工作的重要性,是相当重要的事。
若能判断出工作的重要性,即可定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及进度,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到什么程度。
工作的“重要性”是一种具有长度、宽度、密度的时间概念,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及敏锐的时间感觉才能看透。而这种敏锐的时间感觉,姑且称之为“自管理者调节前术”,更是看出工作“重要性”的关键所在。
能判断工作重要性的人,常常知道适时、适可而止;而不能判断工作重要性的人,则是一味赶工,无所适从,所以,在相同的工作进度下,一个是充满信心而悠闲自在,一个是盲目工作却毫无自信。之所以有这种差别存在,就是因为是否具备“自管理者调节前术”。
“自管理者调节前术”包括了判断力、直观力及先见力。本来,每个人都具有某种程度的“自管理者调节前术”。只不过,多数人都让这项能力多眠了。
将“自管理者调节前术”活性化的方法,有下列三个要点:
(1)要能分辨工作“表面的重要性”及“真正的重要性”。以新成员加入公司或新制品发
表会来说,看起来仪式相当隆重,但是,这只是表面的重要性而已,实际上,它的“真正重
要性”,早在半个月或一个月以前就已经决定了。
若是被“表面性的重要”所蒙蔽,常会持续紧张而无法喘息,更会发生计划迟延的现象。须知,真正的重要性永远是走在表面重要性的前端,因此,必须把着眼点放在表面重要性的前方。
(2)许多工作,常像山的形状一般,具有一个顶点,但是,这个顶点只是表面重要而已,
这些工作真正重要的地方,是在顶点以前的上山途径。
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在工作进行时,应以所见的中央顶点为目标,将全部精力投注在攀上顶点的过程中。
(3)若能确实体会上述两项要领,即可在计划初期,看出工作真正的重要性何在,而有较
宽裕的时间来推行工作,并且将最多的时间及精力投注在真正重要处,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完
成。
对于不断涌入的工作,也可用同样的观点来处理。凡是会妨碍到迈向顶峰的工作应断然延后或提前,而有助于攀向顶峰的工作,则全盘接受,付诸实行。
以上三点,大家应该切实实践,以磨练自己“自管理者调节前术”的能力。常有人在工作过程中,因为耐不了辛苦而想放弃,殊不知,这正是快要到达巅峰的征兆,只要忍受这种压力,再往前跨一步,就可攀上顶峰,海阔天空了!
操纵时间的方法
运用时间的最高境界就是“时间操纵术”。这种战术可使你摆脱时间的束缚,自在地活用
时间,而获得最高成果。
英国政治家者巴金逊,曾就时间术提出两个观念:(1)为严守时间,(2)为计划时间,而计划时间就等于是笔者现在叙述的“时间操纵术”(原理虽然类似,但是此“时间操纵术”的名称、内容、专门技术都是笔者首创”。)
时间操纵术的原理很单纯。
(1)衡量每件工作中时间因素的重要性。
(2)下意识地探讨时间因素,即以时间的观点来衡量工作。
若能确实把握这两点,不论什么工作都能顺利完成。
“时间操纵术”包括十种专门技术,现依序说明如下:
(1)仔细观察工作的各种情况,把握最佳的行动时机。福泽论吉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学者,某次到横滨观光中,发现横滨地区相当流行英语,而自己竟然对英语一无所知,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气馁退缩,反而把握这个机会,努力地学习西方各种学问,终于成为大学者。
(2)时间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应列为最优先的考虑。。日本电算董事长永守重信先生,在创业的艰苦时期,就提出了“管理者能以其他竞争对手所需交货时间的一半来提前交货”。因此,他得到了更多顾客青睐,而渡过难关,发展成大企业。
(3)以时间为武器来打击对手。犹如打麻将时,若遇到打得较慢的对手,就不断地以“管理者又可以看报纸了!”或“喂!你打快一点行不行?”来催促,以致对方在忙乱之下,常会不加思索而乱打牌,种下败因;现实的商场竞争中,这种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尤须警惕!
(4)与前项刚好相反,在处理重大案件时,不可急于一时,宁愿以更多的时间来换取最大
的成果。比方说,与某访客交谈的预定时间已到,但若是他的谈话很有价值,可弹性地延长交谈时间。再则,举行会议,当然是以在预定时间内结束为原则,但是,若遇到大家踊跃发表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时,不宜仍然按时散会,可适度地延长会议时间。
(5)伺机而动。在商场上,如果不能伺机而动,往往会吃大亏。
(6)可将不想继续从事或没有价值的工作,暂搁一旁,这并不是怠惰,而是一种有意义的
革新有效作法。
(7)准备不足时,要适度拖延时间,若是盲目前进,必遭败果。因此,可用“管理者现在
很忙”等借口,争取一些另谋对策的时间。
(8)遇到不利的交涉场合时,也要设法拖延时间。这种情况,犹如拳击比赛时抱住对方一
般,虽然不够光明正大,但有时却是必要的。运用之道如:故意迟到、岔开话题、不谈结论等等。
(9)某些场合,要作迅速明确的决定,确实掌握住整个局面。
(10)让对手着急,使之落入自己掌握中。
如果能够掌握以上十项专门技术,你将成为管理时间、运用时间的高手。
五、触摸时间的感觉
拥有“时间感”的人,不仅有明确的使用时间法,而且在工作、交际、游戏等各方面,也一定是高人一等的。个人应该把自己从不当的“习惯”信仰,以及固定化的价值观中解放出来。一个人若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完全的技术,就可以借此判断时间,锻炼自己对时间的控制。
时间感觉从跟对手有共同感觉开始
如果说从同理心中,可以产生出时间感,可能会有很多读者吃惊不已。同理心和时间感,乍看之下,是毫无关系的两件事。
不过,就如同管理者所说的:时间感觉的水准的要点,便在于同理心高不高,以及对一般人的理解能力深不深。这并不是教管理者如何去迎合,或符合他人,而是说必须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否则,再好的技巧,也无法使自己对时间有敏锐的感觉。
现举一个更易说明的例子。
例如,有一些人就是会让对方苦等、干等,而自己却一点也不以为意,也不觉得抱歉。还有,有些人不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也不管对方愿不愿意,硬是拉着他,尽说些无意义的话。
像这些人,都被认为是不守时间规矩的人。“不守规矩”这个词,有个性上的差别味道:“那个人的个性就是不守规矩,真是拿他没办法”,旁人也都如此地放纵、包容他。
但是,管理者觉得,不遵守时间规矩的人,并不是因为本身的个性引起的,而是缺乏同理心所造成的。而且,也是一种不关心他人的态度的表现。
为什么呢?因为那些让别人等待的人,一点儿都不关心正在等待他的人的心情,也不在意白白地浪费对方的时间。时间,尤其是目前存在的时间,跟人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让对方等待,就等于毫无意义地夺取了对方的时间,而造成对方的损失。这种痛苦,这种心情,不能够了解,不能够体会,不是缺乏同理心,是什么呢?
反过来说,性格规律化的人,会有严守时间的态度——或许有这样子的人;但倒不如说,严守时间的人,是因为他懂得体贴他人,能够和对方产生同理心才有的结果;如果能够想象得到对方被剥夺了珍贵的时间的痛苦,你还忍心让对方苦苦等下去吗?
因此,不遵守时间规矩的人,应该彻底反省一下对人关系的出发点,如果不能产生同理心,不能进一步地了解人类,那么,永远也没办法提高对时间的感觉。
提高想象力的十项专门技术
另外有一个提高时间感觉不可缺少的能力,那就是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可以丰富并开
展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精神力,有很多阐述时间术的书,都有很大的缺陷。如果不将想象力这个主要因素列入考虑的话,就没有办法提高开发时间的效果。而且,如果不培养想象力的话,就不能够期待对时间的感觉会提高了。
管理者曾经在某家公司的训练部门任职,那时正在处理一件为两百位新进员工安排工作场所的事情。管理者先将这些人的个性、适性以及基本资料做一比较,最后采取了下面的方法。
当管理者看完他们的资料后,就先在脑子里,把他们安排在各种不同的地方工作,然后尽可能地想象他们正在工作场所中,执行职务的情形。管理者重复不断地运用想象力,终于,适合每一位新进员工的工作,一一清清楚楚地浮现在管理者的脑中。
由于受到分配范围的限制,并非每个人都能如管理者所愿地分配,但是,从日后的工作情形来判断,这已经是一次相当令人满意的配置了。想象力在这件事例中,可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个专门技术,有两项重点。
第一,一个人若想把握自己的现存性、可能性,以及实存的深度,就必须具备想象力,越缺乏想象力,就越不能看清别人的专长,也就不能做出适才适所的分配,以致发生错误。第二,想象力和先见之明可以直接结合。虽然已经替新进人员安排了不错的工作,但他们能否有成,还是个未知数,所以,除了有想象力外,还需要有敏锐的想象力。这件事例中的想象力,可以预测出每一位新进员工的未来时间,也可以在未来状况中,看出他们的能力和可能性;这几乎可称为先见之明。
想要训练先见之明,一定得培养丰富的想象力;这是不可缺少的条件。话虽如此,但在有限的范围中,要讨论出一个根本地改善想象力的方法,时间实在不够充分。以下,就尽可能地介绍几种既简单又能够提高想象力的方法。
(1)看看天花板的污渍或云朵的形状,然后在脑海中描绘出它的形象。不光只是做一次或两次,做了好几次后,就会出现效果。
(2)在公共汽车车厢,看见某杂志周刊的广告,或是看了某本书的题目,便想象其中的内容,然后,与实际的内容做一比较检查,如此一来,就可以充分地把握自己的想象力。
(3)看书时,采用跳读方式;跳过的地方,运用想象力想象它的内容。
(4)看过电视转播的运动比赛以后,想象第二天报纸的标题,以及报导内容。
(5)以琐碎的小事和资料为基础,创造出一个故事。
(6)和人见面以前,事先预想会面对的状况,并且设想问题。
(7)对于尚未去过的地方,想象它周围的风景,建筑的样式,以及室内的建设。
(8)边看推理小说,边推测犯人。
(9)从设计图、地图、照片,想象实际的情况、实际的地方和事物。
(10)重视联想。如果开始联想,中途绝不要打断,要一直想到极限。这种飞跃性的联想是个好办法。
将自己沉浸在另一时空中
读一部好的历史小说或科幻小说,自己往往会在突然的一瞬间,脱离了现代,陷入一种
种生活在过去或未来世界的错觉,这时候,过去、未来是非常有变化的,鲜明的形象会浮现在脑中。
这种感觉,可以称为“时间器的感觉”。自己如果生活在过去或者未来,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思索着、思索着,过去或未来的形象便丰富地浮现在脑中了。从现在到未来,从过去到
现在,从未来到现在,如此这般,自由自在地想象不同的时间,让自己的想象在另一时空里
渡过。这都是时间器的感觉。
从时间器的观点来看,过去和未来是同样的一件事;只不过是目的地不一样而已,就像从北京出发,到广州,或者到海口,这一点不一样罢了,其他不都相同吗?
将自己沉浸在过去或未来的时间中,体会一下时间器的感觉,会将时间向过去和未来两个方向延长。这样一来,便可以扩大管理者的生存时间,开发管理者的时间,还有,也将使先见之明和对未来的时间感觉更加敏锐。
想要使对时间器的感觉更为敏锐,还是必须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是一个形象——手中拿着一面镜子,乘着光飞进宇宙。这正是时间器的感觉。
爱因斯坦从这个形象中获得启示,累积了无数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终于产生了相对性理论。想象力是必要的,不仅艺术家或文家家需要它,而且人人都得具备。
回溯过去也是一样的情况,若是一味地死读史实以及书本的知识,不从这个范围中跨出一步,那么,永远也不会产生时间器的感觉。让想象力自由发挥,让历史上的事件浮现在脑中,洞察历史上的每一位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他们的心理——这是种必要的感觉。(关于想象力的养成法,请参阅前项)
除了让想象力发挥以外,还有几个方法,可以提高时间器的感觉。
有意识地阅读与历史有关的书和科幻小说。
(2)特别是科幻的漫画,更该多多阅读。有不少的科幻漫画家拥有类似时间器感觉的敏锐感觉。
(3)接触不同的世界。关心并接触各行各业的人、尖端领域的理论、想法和技术等等。
(4)不妨玩玩电视游乐器,或是其他的电脑游戏。
“一心两用”的生活方式
某位今年将参加高考的高中生,他并没有上补习班,仍然很轻松悠哉地过日子;不过,
倒是比从前稍稍用功了些,坐在书桌前的时间也比较多,他在做功课、念书时,一定会一边听收音机、唱片、录音带等等,他说,这种方法念书较有效果。
其实,这种念书方法,并不只限于这位高中生,目前正在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很多人开夜车开到半夜,也是边听音乐,边念书。这就是所谓的“一心两用族”;如果从时间的观点来说,就是在同一时间做两件事。
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一边抽烟,或者思考、做记录,这些都可称做:“一心两用”。
关于这种一心两用族,管理者应该有怎么样的想法呢?虽然有很多人批评他们;但是,管理者认为“一心两用”是相当不错的做法,建议大家不妨放手去做,因为,对工商界人士而言,这可说是一种强而有力的开发时间法。
让管理者来看看“一心两用”的效用。
(1)一心两用是一种分割时间的方法,把一分钟或一个小时的时间,自由地切断成几个区
间,用在各种用途上。像这种时候,时间的体积以及密度,都会大幅度地增加。
(2)一心两用能将受限制的时间,扩张成两倍或三倍,这群年轻的一心两用族,在不知不
觉中学会了这种专门技术。
更进一步地说,一心两用可以增加时间的价值,在今日这种信息化的时代,可说是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目前信息泛滥,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充斥,当然,对管理者而言,必要而该注意的量也增加。为了不成为和时代脱节、闭塞的人,就必须积极地“一心两用”。
(3)一心两用有一种独特的效果,那就是所谓的BGM。它可以稳定心情、唤起愉快的情绪,带动思考,使思考具有律调性,集中精神等。
让乳牛听美妙的音乐,乳牛的乳质会越来越好,同时,音乐也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像这种实验报告,已经证实,都是BGM的效果。最近,常可在街上看见戴着耳机人,他们利用随身听,制造BGM的效果,无拘无束地做其他事情。按照他们的说法,这种做法可以稳定他们的情绪。
如果声音是BGM,那么像图画、电视的影像等等,就是BGS。发挥BGS的效果,也很容易产生好点子。
也许有些人会说:“一心两用会使管理者精神无法集中,分散注意力”;但是,在管理者认为这只是训练和养成习惯的问题而忆。实际上,目前已经有很多的一心两用族,能够巧妙地运用一心两用术了。当然,有些事情需要一次只做一件,需要专心应付。但是,千万不要固执在这种想法上才好。例如文豪巴尔扎克,他曾经一边打撞球,一边完成了一本小说。而这本“一心两用”而完成的小说,成为一本畅销杰作。
培养临机应变的判断力
在某种意义上,时间感觉含有判断时间的意义。因此,本身需具备有时间判断力,这跟
提高时间感觉大有关系。
首先,先给“时间判断”以及“时间判断力”下定义。
“时间判断”是……关于时间的各种判断。
“时间判断力”是…对旧时间做种种判断的能力。一般而言,管理者对时间的判断力实在是太贫弱了。按照实际情形来看,人们对时间的态度,以下列三种占大多数。
(1)对时间毫不关心。
(2)划一主义。对于时间的看法,太偏向于一方面了,因此无法做出有弹性的判断。
(3)被时间束缚。时间特权化,因此,生活的全部,都受制于时间。
以上的任何一种态度,管理者都不能够期待它们将会为管理者带来具有弹性的时间判断。现在,依序说明各种态度。
对时间毫不关心的态度,表现在各种现象上。例如:对时间没有丝毫概念,即使让对方久等,也毫不介意,不遵守约定时间,没有任何计划性,做任何事都是碰到了再说,这些都是不关心时间的表现。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主妇们的“串门子”。明明是要去买东西的,只因为在路上碰到了隔壁的太太,于是,就开始了一场闲聊。一打开话匣子,买东西什么的都可以暂时摆在一边,然后毫无控制地闲聊。这些谈话的内容,既缺乏目的,也没有必要性,同时,也没有时间上的限制,结果就是铙舌不止。
对时间不关心,对时间的判断力薄弱,几乎都是缺乏时间观念所引起的。不关心时间的人,便会让时间白白地流逝,尽管迟到不守时,也无关系。不过,如果缺乏了时间判断力,就无法应付种种以时间为重要因素的状况了。所以,这种态度,无论在何时何地,很容易导致致命的失败。
第(2)项的“划一主义”也有问题。这也就是说,判断时间的方法,太过于一面倒了。有些人只从时间效率的观点来看时间,因此便会有“什么事都不可花太多时间,尽快完成就是好”的信念。也有些人,却一直保持着“任何事都要慢工出细活,花再长的时间也不要紧,期待做得十全十美”的想法。像公司里,不也经常有这种“不管花多少时间,都要完成它”的事情吗?此外,还有各种时间判断。
像“严守时间”、“时间是计划性的事物”、“放弃一天当中无谓浪费的时间”、“将梦想
付诸于未来”、“尽全力于现在(时间)”、“向过去(时间)=历史学习”等等都是。
上述的各种判断,无论哪一种,都具备了一个真理。但是,时间却不是单一性的事物。它拥有多样性格,可说是具备了上面的所有叙述。每一种状况,都赋予了时间多样性,总之,仅仅只是一面性的时间判断,是不可能有弹性、有伸缩地对付各种状况的;反而隐藏了招致判断错误的危险性。
第一个例子来说,管理者的周围就存在着两种互相矛盾的态度,那就是“只要等,便会等到好日子的来临”,以及“遇善急往”。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事情发生的状况各有不同;所以,这两种态度、想法,都能够成为最适当的判断指针。
由此可知,自始至终都只固执在某一种时间判断的想法上,确实容易产生错误。老是抱持着“只要等,便会等到好日子”和“坐着等善报来到这一想法来行动的人,往往会慢人一步,错过好机会;但总是“遇善急往”的人,也容易轻率行动,而招致失败。
时间判断应具弹性
从以上的说明中,便可以了解时间判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此,下面将介绍两、三个让时间能够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的方法。若能做到,也就可以巧妙地判断时间了。在吉川英治写的《宫本武藏》中,有一幕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比武的戏。武藏故意迟到,佐佐木见武藏到了约定时刻仍不现身,心中便着急起来。这种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影响,武藏终于打败了小次郎。这虽然只是小说中的情节,但可说是相当高明的心理作战法。武藏的方 法,就是“让时间跟自己站在同一阵线上”很好的例子。
在拳击运动中,有一种“揪”的打法。就是抱住对手,借此躲开对手的攻击,同时,也让自己在优势中拖延时间,以争取胜利。一般而言,浪费时间的事,应该?